第331章 拯救华夏的机械制造业

    第331章 拯救华夏的机械制造业 (第2/3页)

是老毛子刚解体那段时间,有一家美国公司,说想要买走我们那个项目有关的全套原始资料……”

    得,又是熟悉的剧情。

    类似的套路在当年面对尚且稚嫩的东方阵营时几乎无往而不利。

    人家甚至都不需要用任何盘外招。

    只要付出极低的订金和违约金,就可以拿走你资料里面的关键内容。

    很多时候,资料哪怕只遗失百分之几,都会给项目进度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当然,这里面少不了一些内部人员的“合作”,否则对方也很难在短时间内确定浩如烟海的资料中哪些是最要命的部分。

    趁着颜永年端起杯子喝水的空当,常浩南猜测道:

    “我猜他们付过定金,只拿走一部分资料之后就选择了违约?”

    虽然用了疑问句式,但语气却几乎笃定。

    旁边的颜永年盯着他看了好一会,才不无感慨地叹了口气:

    “唉……要是当时,他们能有你看得这么长远就好咯……”

    虽然没有直接回答,但基本算是默认了这个说法。

    “之前沈老和我说起你的情况那时候,我还觉得伱虽然头衔多,但毕竟太年轻,恐怕很难挑起这个担子,现在看来,是我看走眼了……”

    常浩南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我虽然还算有点本事,但在这件事情上,确实不是看的长远,因为当年运10的资料也是这么‘遗失’了关键部分,所以有经验……”

    他在遗失两个字上特地加了重音。

    实际上,一直到21世纪头十年,广泛流传在外的说法都是麦道公司在和沪飞签署MD82总装项目时,要求沪飞对运10的产线进行完全改造,并销毁全部相关资料。

    其实想也知道不可能。

    拆了产线完全改造这个事是真的,但麦道在合同里根本没提过运10资料的事情。

    都是在后来一些年间,逐渐流落出去的。

    当然宣称的理由肯定是保管不善遗失。

    由于8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这十几年间极度频繁的机构调整变动,损失一些资料属于连追责都很难进行的事情。

    颜永年用看难兄难弟的眼神瞄了一眼常浩南:

    “总之,那次之后,我就借着科研之类的名义,把能转移的部分都转移到青华大学保存起来了,如果有需要的话,我可以带着课题组加入这个项目,哪怕打下手都行。”

    “重型模锻压机,是沈老,还有曹春晓我们几个人心里头一直都放不下的东西,现在沈老年纪大了,老曹人在洪都,也就我还能帮他们实现这个念想了……”

    后者当然不可能放弃这么一个重要的生力军,而且他也不是机械工业部一系出身,无需过于顾虑拉帮结派的问题,因此直接顺势回答道:

    “放心,只要这个模锻压机项目能重新启动,您和您的课题组绝对会在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