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一不小心盘活了华夏的超算产业

    第359章 一不小心盘活了华夏的超算产业 (第2/3页)

甚至是沿海发达地区的职业技术学校,没有那么高的需求,或者没有那么多钱,自然是选择我们曙光集团的服务器产品性价比会更高一些。”

    从前者的语气中能听出来,即便只是拿到了一部分利润率不太高的订单,也已经相当满意了。

    不光是他,常浩南同样已经相当满意了——

    这样的蝴蝶效应是之前完全没想过的。

    就在刚才,他还在思考过两年如何维持华夏IT产业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的技工贸发展路线不至于断绝。

    结果现在一看,曙光集团好像已经走出一点名堂来了。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他们确实遇到了李杰所说的资金困难,最后还在一番操作之后被梦想集团拿走了2000万的股份。

    虽然不占决定性作用,但也有点伤筋动骨。

    而如今的局面相比之下已经好了太多。

    当然,以学校为主体运营超级计算机的主意本身并不是常浩南提出来的。

    但唐林天之所以会提出这种相当大胆且有风险的提议,并且还在学校和科工委两个层面都获得通过,却跟常浩南脱不开干系。

    是后者用自己的成果证明,计算科学几乎可以应用于任何工程领域。

    所以把这个帽子戴在头上,常浩南倒也不感觉有什么问题。

    “这样看的话,我们在未来还要合作,肩负起推广超级计算机应用的职责才行。”

    这个时候,常浩南已经想到了更远的地方,

    “现在那些普通高校很多都只是跟风而已,如果后来发现自己用不上,或者用不好的话,反而有可能让他们对高性能计算机产生负面影响,而恰好这些学校又是购买国产品牌的主力,还是得让他们真真切切尝到甜头,后面才会继续支持咱们的计算机事业。”

    一番话说的李杰直接愣住了。

    作为曙光集团的负责人,他甚至不如眼前二十多岁的常浩南考虑更长远。

    也难怪对方这么年轻就能够获得经贸委和科委的信任。

    李杰看向常浩南的目光中更多了几分重视。

    实际上,这倒不能怪前者目光短浅。

    90年代末这会,哪怕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重产品轻服务的情况也是普遍现象,更别说商业模式上还非常落后的华夏了。

    常浩南能自然而然地产生这种思路,完全是来自二十多年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