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为支线客机彻底扫清障碍!

    第367章 为支线客机彻底扫清障碍! (第2/3页)

,如果从贸易壁垒角度解释,效果恐怕不会好。

    毕竟这年头的美国人不管怎么说,确实是在身体力行推广全球化进程。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说二十多年后美国人会筑起高墙,别说其他人,常浩南都很难说服自己。

    因此最终他还是决定从自己最熟悉的航空产业领域入手:

    “目前全世界主要生产支线飞机的公司,庞巴迪、巴西航空都在美洲,再加上他们那边地广人稀,小型定居点数量众多,又比较有钱,所以他们的支线航空市场从70年代开始就已经开始高速发展,现在已经非常饱和了,像是达美航空、大陆航空、加拿大航空这些航司,支线飞机的比例应该都超过了三分之一。”

    “即便不考虑排他性供货这样的政策因素,支线飞机的利润率本来就相对单薄,已经用惯某一家企业飞机的航司几乎不会像干线飞机那样再保留另一种同级别的型号,我们根本没有什么市场空间。”

    “所以,未来我们定位的主要市场,还应该是东南亚、中北欧以及环地中海地区,这些市场比较适合支线航空的发展,但目前为止还有很大的市场空缺,尤其是对于90-100座这个级别的型号,几乎处于完全空白。”

    这一番话说完,现场的气氛跟刚才相比明显已经完全不同。

    “而且,对于美国方面来说,在欧洲那边已经把口子打开的情况下,再继续单独搞适航封锁,不仅不会影响到我们,反而有可能对FAA自己的权威性不利,毕竟对面现在应该也已经知道了,我们在航空气象学和飞行安全领域的研究水平完全是一枝独秀的状态。”

    常浩南又在最后加了一颗重磅筹码:

    “所以我猜,就算我们在谈判的时候不把这条内容加进去,FAA也早晚会跟进和我们的支线飞机适航互认,他们这一波,相当于是空手套白狼啊……”

    他不露痕迹地提到了本次翻盘的关键,也就是华夏领先世界的飞机防除冰技术。

    顺便也增强了他自己的说服力——毕竟这技术可以说是他一手主持研发的。

    这下,包括王宇忠在内,对外经贸合作部和国家经委的与会者们,对于常浩南也更多了一层重视。

    就像在611所时候的情况一样。

    听说一个人很牛逼,和发现这个人真的很牛逼,感觉还是大不一样的。

    “常浩南同志的意见,给我们很多启发啊……”

    王宇忠说着放下了手中的钢笔:

    “看来,我们确实是有些保守了,应该可以提出一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