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从深山中飞出的鹰

    第374章 从深山中飞出的鹰 (第2/3页)

分析,正好我这个软件支持强制连续迭代功能,所以你甚至可以直接模拟全车连续射击时候的总体情况,不用对每一次发射进行单独计算。”

    多管火箭作为连射武器,发射过程中地面与轮胎之间的接触刚度以及俯仰体质量及其分布随着摇架上火箭弹个数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火箭弹质量较大,火箭炮空载和满载相比质量及其分布发生了较大变化,必须考虑质量变化对多管火箭动力响应的影响。

    此外,对于弹性支撑理论下的武器系统来说,它的后一发弹发射时,前一发弹所引发的振动还没有完全停止,相当于在原来的振动特征上又附加了一个新的振动特征,射弹次序越靠后,受到这一方面的影响也就越大,因此火箭炮每两次发射之间的时间间隔都会有细小的差别,发射次序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并非按定向管的排布顺序进行。

    为了保证仿真结果的准确,往往需要在对一次发射的计算结束后,人工确定并校准结果,再迭代进入下一次发射之中。

    而常浩南则解决了这个痛点。

    不过对于芮晓亭来说,他首先关注的是另外一个地方:

    “常主任,这个结果不知道是您……什么时候推演出来的?”

    开玩笑,这一上午他们三个都呆在一起。

    “就刚才等网格化的时候,半个小时呢,足够寻思出来一点东西了。”

    “可我怎么寻思不出来……”

    旁边的研究生脱口而出,但后半句话被自家导师如刀子一般的目光给憋了回去。

    芮晓亭心说不仅你寻思不出来,我要是不靠电脑算一下也寻思不出来,伱可别给咱学校丢人了……

    直到仿真过程正式开始,他才逐渐回过味来。

    对于远程火箭炮来说,由于定向管的数量有限,全自动迭代计算的优势其实并不大,最多也就是无需派个人专门在电脑前面看着。

    但是他们金陵理工大学作为国内几乎所有火炮系统的摇篮,所承担的研发项目可远远不止于此。

    别的不说,就目前在研的小口径速射高炮,每分钟射速高达1100发,要是逐一进行手工迭代,哪怕把键盘敲出火星子来都差点意思。

    至于海军那边急需的多管近防炮……

    咳咳。

    想到这里,芮晓亭从口袋里掏出了笔记本,从里面撕下一页,飞快地写下了自己的办公室电话和地址:

    “常工,我给您留一个联系方式,等到试用版本出来之后,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我。”

    他打定主意,不能光自己在这丢人,回去以后也得让别人体验一下这种道心破碎的感觉。

    常浩南接过来,叠好之后塞进钱包里:

    “没问题,我保证,贵校肯定是第一批试用客户之一,到时候如果有需要,我还可以提供一份视频版教程光盘。”

    “那就太感谢不过了。”

    芮晓亭表面上仍然一脸云淡风轻:

    “另外,我想,等拿到试用版之后,可以面向金陵的各兄弟院校开一个系列专题讲座,应该会起到不错的推广作用。”

    ……

    与此同时,黔省AS市,云马厂内。

    孙惠中正在面前的笔记本电脑上对资料进行出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