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第403章 首飞,成功!(加更,继续求月票)

    第403章 首飞,成功!(加更,继续求月票) (第1/3页)

    另外一边,在雷强驾驶飞机进入滑行阶段之后,包括常浩南在内不直接参与飞行指挥的工程技术人员就都转移到了管理台上。

    当1001号机在跑道前半段就抬起机轮时,现场的众人甚至爆发出了一阵疑惑的声音。

    毕竟一般情况下,执行首飞任务的飞机,为了保证万无一失,都会选择在跑道上多滑行一段,把速度提高到比较保险的水平再选择起飞。

    况且华夏空军眼下比较常见的型号,歼7、强5、歼8这老几位都是起飞速度相当高的选手,因此很多平日里没有特别关注过航空技术领域的人会下意识以为大几百上千米的滑行距离才是正常情况。

    与之相比,歼10这不到400米就抬轮确实是太早了一些。

    飞机甚至还没到观礼台正前方呢。

    实际上,驾驶飞机的雷强最开始也想压一下机头,让飞机在尽量接近跑道正中间的位置拉起来。

    一是留出一些冗余度,二也是视觉效果会比较震撼。

    但鸭翼加大三角翼布局的设计在升力这方面确实过于优秀(鸭翼飞机在抬头时是靠抬升前翼获取力矩,而常规布局则是靠下压尾翼,会损失一定的总升力),加上他为了测试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工作状况还故意推杆猛烈一些,导致飞机的加速情况也比想象中快了不少。

    总之当飞机滑到300米出头位置上的时候,离地倾向已经非常明显了,再强行下压反而可能导致一定风险,因此雷强干脆也就顺势拉杆,展示了一下十号工程卓越的起降能力。

    与第二代飞机片面追求高空高速不同,第三代战斗机在设计理论中的取舍会更加重视中低速度段下的真实机动性和敏捷性。

    而起降能力虽然并不能直接反应机动性,但也是一个比较直观的体现。

    尤其是对于不太懂航空,也不太懂空军的外行人来说。

    在刚刚的滑跑过程中,歼10的发动机控制系统给雷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极强的信心,因此他最终选择执行航前准备会上指定的B方案。

    也就是动作相对激进的方案。

    在确认飞机安全离地之后,雷强并没有让飞机继续维持小角度爬升,而是迅速推动节流阀并持续拉杆,让原型机以一个70°左右的角度直冲向上。

    这也是辛啸文给他设定的极限。

    尽管歼10在轻载轻油的情况下,理论上可以维持在垂直向上飞行的过程中加速,但毕竟是首飞,还是得悠着点来。

    当然,所谓“悠着点来”是相对于飞机的极限而言。

    由于观礼台所在的角度问题,在现场的观众看来,1001号机几乎就是在起飞之后马上进行了一个垂直爬升。

    刚刚观礼台上的疑惑瞬间转为惊呼,紧接着的是热烈的掌声。

    短暂而迅速的爬升之后,1001号机来到了预定的2100高度和490速度。

    天公作美,现场的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