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给领导画饼

    第405章 给领导画饼 (第2/3页)

计方法和理论工具,这是好的,科研人员就是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很重要,但总归也要有我们自己的想法,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东西。”

    一番高度评价之后,大领导又示意常浩南继续讲下去。

    显然是刚刚听得意犹未尽。

    而常浩南正好也还没有说完,于是定了定神之后继续道:

    “此外,虽然有了很先进的工具和理论,我个人对于设计的完善程度也有信心,但是从风险控制的角度上,歼10现在本来就已经有差不多一半子系统是应用了全新技术,如果再把一个尚未经过实际检验的进气道放上去还是比较冒险,所以为了不耽误十号工程的项目进度,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我联合贵航那边的同志,计划先把DSI进气道放在一个歼教7改进过来的新高教机上进行技术验证。”

    “有技术验证的话,确实会稳妥一些。”

    首长显然对于常浩南的回答很满意,随即自然而然地关注起了常浩南提到的那架高教机:

    “那现在这个验证机的进度如何?走到哪一步了?”

    而后者等的就是这个问题。

    “整机的设计方案已经基本完成了,现在正在涪城那边吹风洞,如果能够达到设计指标的话,那下一步就是开始生产原型机,然后试飞,在获得有关DSI进气道的详细数据之后,才会用在1004号机上面。”

    这个回答,处处体现着一个工程人员的严谨,以及对于可靠和安全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尽管没有一处提到钱,但又处处不离钱。

    这也是常浩南最开始给教练9设计好的思路。

    抱紧十号工程的大腿。

    虽然名义上不如单独立项来的好听,但实际获得的好处只会更多。

    一个高级教练机项目并不需要消耗太多人力物力,上一世在比现在更困难的条件下,贵飞最后甚至单靠自己也给搓出来了,只不过多花了几年时间而已。

    现在只要从十号工程里面稍微漏出一点资金,就足够解决他们最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

    如今华夏的科研经费和军费确实都还不算充裕,但也算是步入了高速成长期,相比于八九十年代之交那会已经好了不是一点半点。

    至少对一两个普通项目进行定向投入肯定不会是什么负担。

    只不过,你得给上级一个合适的理由,否则终究是僧多粥少,凭什么单单往你这个项目里面投入?

    而“给十号工程做验证”毫无疑问是最理直气壮的解释。

    果然,首长当即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还是要抓紧,宁肯让技术等装备,也不能影响到十号工程的总体进度!”

    有这句话,就已经足够了。

    大领导表态,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事无巨细地部署下去,只要稍微透露一下自己的倾向,自然会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