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苏霍伊想要反向引进我军装备?(兄弟们,求一波月票)

    第410章 苏霍伊想要反向引进我军装备?(兄弟们,求一波月票) (第2/3页)

则突然多了这么多编外人员,连供应都要出问题。

    老一辈觉悟高归觉悟高,但也不能让人家自带干粮来干活吧……

    如今经过大半年的工作,前两架由共青城飞机制造厂提供散件的飞机已经基本完成总装,相关文件资料的处理也进入收尾阶段,不过罗时大本人似乎又从中找到了工作的乐趣,坚持要继续留在十一号工程项目组里面。

    就在三人说话的功夫,那架伊尔76的舱门缓缓打开,从里面走出来的果然是一群拎着大包小包行李的人。

    为了让货仓环境极富苏联特色(低情商说法就是舒适性很差)的伊尔76能够正常运输旅客(而非经过训练的空降兵),伊留申专门开发了一套客运模块,每架飞机最多可以塞进去3个,在客货混装的情况下实现接近80年代普通客机水平的舒适性。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华夏这边并没有引进这种鸡肋设备,不过这次被伊留申公司当添头给送了。

    结果发现有些时候还真挺好用。

    “我记得430厂不是生产涡喷8的么,跟咱们也有业务往来?”

    罗时大毕竟已经离开岗位很久了,现在回来也基本只关注眼前的业务,对于隔壁航空动力领域发生的事情不了解也很正常。

    何况那个航发产业大会正好夹在全国范围洪水和歼10首飞两件事情中间,相比之下也确实不太引人关注。

    “没有,它们是要去黎明厂那边,只不过因为人数太多,如果全都走桃仙机场的话动静太大,所以才借用我们这边降落。”

    何明解释道:

    “咱们的浩南同志上个月办了件大事,准备把涡扇10从先期研究转入正式开发,希望能装备到定型服役状态下的歼10和歼11上面,看现在这架势,计划应该是已经获得了通过,全国范围内搞航发的技术人员这些天都在往咱们盛京集中。”

    “浩南同志……我记着之前陆颂善好像跟我提过一嘴……”

    听到这个名字的罗时大轻轻敲了敲太阳穴:

    “是叫常浩南?”

    旁边的何明点点头,同时上前两步走到窗户旁边向外看去:

    “对,陆老前辈那边的话,今年年初跟欧洲航空局在镐京签了个对我们很有利的协定,浩南同志就在里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还有八三工程,能在今年年初就设计定型,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那确实是蛮厉害的……”

    然而略加思索之后,罗时大更有点迷糊了:

    “听你的意思,他应该是个搞飞机设计的,怎么现在又突然去牵头研究航空发动机了?”

    何明和刘高卓对视了一眼,然后才回答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