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路线之争

    第471章 路线之争 (第2/3页)

,在这些硬件方面,也绝对是一等一的水平,相比于华夏那边来说简直就像两个世界。

    不算其它辅助设备,光是实验室中间的MT1型测试平台,就价值将近一百万美元。

    不过这并不重要。

    作为通用电气重点赞助的课题组,布莱德教授并不缺这点“小钱”。

    在两种第四代发动机选型上败于主要竞争对手普拉特惠特尼公司之后,通用便迅速将目光投向了下一代空中优势战斗机(NGAD)所搭配的第五代发动机。

    眼前这项研究,就是通用电气赞助项目中的一部分。

    在第四代航空发动机上,无论普惠还是通用,都还能通过材料学手段,靠传统的第二代主动冷却技术力大砖飞。

    但这已经是极限了。

    未来的第五代发动机,无论如何都需要全新的冷却技术。

    所以,钱不是重点,关键在于他需要尽快拿出成果来。

    “瑞吉娜,记得重点关注一下涡轮入口处那个‘热斑’的迁移状况,尤其是2号实验组和1号对照组之间的区别,不用等到整个实验做完,只要这块结果出来,就先送到我办公室去。”

    布莱德教授并不是个急性子,但通用公司派来的企业代表就站在旁边,总不好继续慢慢悠悠的。

    这和社畜是一个道理,让老板看见一次你在摸鱼,他就会怀疑你是不是一直在摸鱼。

    现在甲方爸爸来人,他怎么也得表现出一点紧迫感才行。

    “布莱德教授,我们看到你的课题组上个月发表了一篇名为《气膜冷却结构流动和换热特性研究》的论文,伱现在测试的这个样品,也是基于论文中提到的冷却射流叠加技术么?”

    通用的代表安德鲁·戈尔茨坦看着眼前正发出轰鸣声的实验设备问道。

    他虽然是负责项目管理的人员,但早年间学的也是热力学专业,对于技术问题不至于一窍不通。

    “怎么可能……”

    布莱德看了旁边的戈尔茨坦一眼。

    他把眼神中的鄙夷掩饰的很好:

    “冷却射流叠加在小型和微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