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准备搞无人机

    第487章 准备搞无人机 (第2/3页)

空发动机型谱。”

    “从这个角度出发,你们集团的选择没有错。”

    看着张振华表现出一副小心谨慎的样子,常浩南在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尽管在去年年末二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后者在航空工业系统里面就已经有了相当高的声望。

    但声望跟权力,毕竟还是两回事。

    如今的常浩南光是实打实的身份就已经相当不一般。

    火炬集团虽然规模很小,但说起来也是科学院直属的二级国企,级别跟镐京发动机集团、盛京飞机工业集团这些几千上万职工的庞然大物平起平坐。

    而身为火炬集团的总经理,常浩南如果硬要论级别,甚至够得上司厅局正职。

    只不过因为实在太年轻,加上正在推进国企去行政化,所以算是低职高配,还没正式升上去而已。

    但手里的职权可是半点不打折扣的。

    更不用说作为涡扇10项目的总设计师,说他能直接调动半个航空工业系统的资源,都丝毫不夸张。

    至于在科工委和科技委那边能直接说上话的人脉关系,就更是吓人了。

    丁高恒和宋建在面对常浩南的时候,表现就像两个普普通通的和蔼小老头,但不意味着他们在别人面前也是这样。

    大多数人根本不可能有直接跟他们对话的机会。

    总之,诸多种身份叠加起来,其实已经让常浩南的一言一行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力。

    尤其对于像是张振华这样,航空工业系统的中层领导来说更是如此。

    很多时候,常浩南无意中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语气,都能决定一个项目,或者一个人的前途命运。

    所以,他也不得不开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尤其是在这些下属面前。

    要说常浩南是不是喜欢这样,那其实未必。

    但不管他喜不喜欢,这就是实际情况。

    而在得到了明确的肯定评价之后,张振华也总算放下心来。

    于是又试探着问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任炳达虽然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是希望常浩南能够保证这样一型发动机的前景。

    把涡扇9的一部分资金挪作他用,虽然经过了集团领导的批准,在程序上并无问题,但如果真的让这笔钱打了水漂,那么作为首倡者的任炳达多少也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

    华夏这边的基本逻辑是权责统一,这毕竟是一笔不小的外汇支出,不可能仅仅因为程序合规就彻底择清责任。

    “老张,这件事情,我之前就明确说过。”

    常浩南的语气稍微变得严肃起来:

    “本次引进的型号,暂时没办法预设装机对象,所以我不可能在这里保证什么。”

    他这边还有一盘大棋要下,自然不可能直接答应下来——

    前面之所以要通过西罗公司引进这么个不太起眼的型号,就是要证明“航发先行”这一路线的可行性。

    而如果在正式引进之前就大包大揽给了几个型号,那就又走上了过去“型号牵引”的老路。

    甚至反而还证明了型号牵引这个路子是对的。

    那岂不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