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成为国际供应商!

    第515章 成为国际供应商! (第3/3页)

明的。

    实际上,这起并购案对于华夏国内也产生了极大影响,丝毫不亚于其在全球航空产业内掀起的风波。

    只不过,很多事件隐藏在水面之下,并不被大众所熟知罢了。

    由于合作生产MD90这个项目正处在由大部件总装走向散件组装的关键阶段,任谁都能看出来,麦道这个时候被突然收购,会给华夏的航空工业发展计划带来极大的影响。

    然而事件发生之后,几个相关部门几乎都在坐观事态的发生,没能提出任何有效的、主动的应对手段。

    最先做出反应的,反而是国防科工委。

    而且,不仅是做出了反应,还在很短的时间内拿出了一份风格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

    在当时看来,这套主动出击,利用市场优势与欧盟打配合,强逼FAA就范的计划堪称大胆,甚至疯狂。

    自然也受到了诸多批评和反对。

    据说是以一票优势,险之又险地获得了通过。

    在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关于这一决定的公开或半公开质疑也从未停止过。

    其观点大多没什么新意,无非是不应该在这种时候得罪波音公司和FAA,否则可能对后续MD90项目产生不利影响之类。

    可以说,那段时间,丁高恒是扛着很大的压力在坚持推进这件事。

    然而,事实证明,华夏和欧盟这边最后几乎赢麻了。

    或者说,除了北美以外,全世界所有有航空制造业的国家,都赢麻了。

    波音放弃排他性供货条款,以及开放专利使用权这两个条件,可是面向全球的。

    甚至于,后来航空工业能和图波列夫公司达成那个条件优越的、名为合作实为卖身的条款,也和这件事情间接有关。

    经此一事,整个科工委系统的地位一跃而起。

    包括常浩南在国防科工委系统内的特殊地位,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他在这一事件中的亮眼表现——

    若非如此,就算有杜义山这层关系,丁高恒也不可能明着照顾常浩南到如今这等地步。

    思索片刻之后,丁高恒回答道:

    “火炬集团在组织关系上,毕竟是科技委那边下属的企业,我等会给宋主任,还有小常本人打个电话。”

    “不过这个不用担心,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无非是就是多走个流程,把火炬集团安排成国际供应商就行。”

    怀国莫也早就猜到会是这样的结果:

    “那,按照咱们国家的要求,国际供应商需要资质和许可……”

    “这个应该是对外经贸部负责吧?”

    随着自己部门地位的提高,丁高恒在跟同级别单位接触的时候都会硬气不少:

    “那好说,我和宋主任一起给那边发个函,让他们加速审批……”

    总之,常浩南之前还在纠结的火炬集团如何“走出去”的问题,就在他自己全然不知的情况下,被顺利解决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