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一步到位的主战坦克底盘

    第517章 一步到位的主战坦克底盘 (第2/3页)

这天就彻底聊不下去了。

    所以只好报以沉默。

    常浩南看了看对方的反应,也感觉刚刚那段话似乎没怎么起到安慰效果。

    但他也想不到什么更好的办法,只好转移话题:

    “对了姜总,我之前听刘院士说,所里已经开建第二座面向轴功输出发动机的高空台了,进度怎么样?”

    “前段时间,还有几个建宁发动机集团的同志跟我抱怨,说他们搞出来的新型涡轴8,只能在厂方做非标准的台架测试,然后就得直接装机来着。”

    sb101高空台投入使用,算是结束了华夏过去几十年间无法进行全自主航发试验的历史。

    但是,一座高空台,对于目标是成为航空动力强国的华夏来说,肯定是不够的。

    一方面是每一型发动机,哪怕所有测试一遍过,也要进行几千个工作小时,大概半年左右的台架测试。

    但凡多几个并发型号,就得排队等着。

    另一方面,sb101试车台只能用于测试涡喷和涡扇发动机。

    涡桨、涡轴或者活塞这种发动机,因为输出的是轴功率,而且对于引气指标的要求不同,所以需要完全不同的试车台。

    发动机试车台这个东西,在国内是624所独有。

    因此,说起这个话题,姜甫和刚刚尴尬的神情也缓和了不少:

    “有之前一号台的经验,二号台的进度要快上不少,目前只剩下一个水力测功器还没到位。”

    水力测功器是测量轴功的核心结构,采用液力传动系统模拟负载,并通过测量液体的流量和压力变化来计算功率输出。

    “这个东西按说不算复杂,但航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大、转速快,还需要长期在水环境里面高速旋转运行,对于一些零部件的精度、寿命、密封性都是考验。”

    “不过,我们已经在跟国内外的几个供应商接触招标,应该能在年内投入试运行。”

    常浩南之所以能想到把话题转到新试车台,其实还是因为刚刚跟任炳达聊起来过250发动机的事情。

    哪怕是技术引进的型号,该做的测试也还是得做。

    而镐发集团过去没搞过涡轴和涡桨,没有厂内测试的条件。

    因此,听到姜甫和这样说,他倒也放下心来:

    “那就好,涡轴和涡桨或许在国防领域的重要性上不及涡扇,但是在国民经济领域一样能发挥重要作用,还是不能太偏科。”

    对于刚刚提到的供应商问题,常浩南倒是没太在意。

    毕竟他不是试车台的总师,没有权限干涉这种细节。

    另一方面他也认为,只要能保证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为了提高项目总体效率,选择进口的货架产品作为供应商并没有什么问题。

    过去半个世纪中美国超强的技术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能够整合欧洲和日韩的研发和产业链,而无需事必躬亲。

    相比起来,苏联那边的经互会体系,就只有东德加上半个捷克斯洛伐克勉强算是可以提供帮助,实在比较吃亏。

    眼下华夏的综合国力相对美国而言,比巅峰时期的苏联差的还多,又处在90年代这么个外部环境总体宽松的时间段,更不可能在一些非核心环节浪费资源。

    ……

    与此同时,京城,北方车辆研究所。

    就在之前那个小礼堂里面,一场陆军主战装备型号的技术研讨会正在进行。

    以常浩南如今lv2的管理能力,加上对于关键技术的把控,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遥控指挥项目进行。

    因此,尽管他最近一个多月都在涪城,而且主要精力也都放在涡扇10项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