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半导体产业链,得从头抓起

    第533章 半导体产业链,得从头抓起 (第2/3页)

容算是出于严谨进行的补充说明。

    所以他直接把整个一段回答浓缩成了一个字——

    能。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曙光集团,应该得提前准备一下了……”

    李杰除了是计算所的新任所长之外,还是曙光集团的董事长和总经理。

    由于常浩南掀起的蝴蝶效应,计算所和曙光集团的情况比前世好了不少,至少没有被如今已经独立出去运营的梦想集团反向吞并。

    但后者作为一家偏向重资产的研发型企业,想要维持收支平衡,还是得多下点功夫才行。

    这個情况,常浩南当然也是清楚的。

    所以当李杰说到这里的时候,他也来了兴趣:

    “说起这个,李院士,不知道曙光2000的研发进度怎么样?”

    “目前曙光1000和曙光1000A的计算速度,已经有点跟不上我们的需求了。”

    面对常浩南的强势催更,李杰稍微盘算了一下目前的时间表,然后回答道:

    “不出意外的话,曙光2000-1今年下半年就能投入使用,根据之前曙光1000A反馈的一些经验,新型号的计算速度大概可以提高一个数量级左右。”

    “我现在想的是,要不要专门面向青藏铁路这样的超大型项目,提前给他们设计一款合适的超算,这样等到项目真正立项,我们的产品就算性能差一点,但是有现货不用等,总归还是能占到一些使用份额的……”

    计算机硬件其实跟软件有异曲同工之处,不怕一时落后,就怕没有市场。

    没市场就没反馈,也带不起来一整条产业链。

    而常浩南去年掀起来的那一波超算热潮,算是解了曙光集团的燃眉之急。

    否则资金链真有可能绷不住了。

    但光是依赖一些高校,而且都是条件较差的二三流高校订单,长远来看肯定不是办法。

    曙光系列超算还是需要在更大的舞台上证明自己。

    但真想要在硬指标上反超国外,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同行,显然不是一两年之内能做到的事情。

    所以李杰才想着走一些旁门左道。

    不得不说,这个思路确实是常浩南之前没想过的。

    但是在听过李杰的想法之后,常浩南的脑海中瞬间蹦出了一个更加放飞自我的念头:

    “李院士,我觉得,咱们不如做的更干脆一点。”

    “能不能让曙光集团和我们火炬集团合作,面向TORCH Multiphysics数值计算软件专门优化一款超算出来,比如……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