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涡扇9A,终于熬出来了

    第535章 涡扇9A,终于熬出来了 (第2/3页)

产涡扇9A型发动机确定下来的指标,按照上级的要求,以及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我们本次对歼轰7A的改进,将尝试围绕发动机展开……”

    他本来准备了一大长句话,但是才说到一半,就发现大部分人的注意力已经完全被幕布上投影出的内容给吸引过去了。

    索性先让大家欣赏一会。

    “这就是咱们完全国产的斯贝?”

    “有发动机的话,新机交付应该就有保障了……”

    实际上,基础型号的歼轰7,原计划也是要装备100架左右的。

    然而最后只勉强交付了两个团还欠几架,就陷入了发动机供应不足的境地。

    导致镐飞集团在这个型号上面的投入很长时间都没能收回来,大家也很是过了一段时间苦日子。

    现在总算看见了能实现国产的发动机,说不高兴肯定是假的。

    不过很快有人看到了后面具体性能的那部分。

    然后,就意识到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

    “这个涡扇9A……好像不光是个国产化斯贝啊……”

    大家都是航空专业的技术人员,被这样一提醒,自然很快发现了不一样:

    “好像真是啊……你看这海平面推力,竟然都破10吨了?”

    “差那点海平面推力根本不要紧,你看看那个包线,尤其是7000米以上高度和1马赫以上速度的包线,跟斯贝比起来就像是俩发动机……”

    “还有喘振裕度也增大了不少……”

    “……”

    涡扇9A的性能,对于在不久之前还为发动机零部件不够而发愁的这些研究人员来说,绝对是1998年开年最大的惊喜。

    但是,人在极度惊喜的情况下,往往会忍不住患得患失,乃至怀疑事件的真实性……

    “唐总,新型航发的技术指标,确定是能……稳定下来了?”

    有人率先举手问道。

    老歼轰7的研发过程持续了相当长时间,以至于在这这里坐着的大部分人,其实都没完整地参与过老型号的立项和指标确定这些步骤。

    况且歼轰7基础型用的是直接引进的斯贝MK202,本就是十分成熟的型号,跟眼下还没定型的涡扇9A完全不是一回事。

    不然怎么说飞机设计,动力先行呢。

    万一涡扇9A的指标又发生重大变化,那整个飞机的设计都有可能要受影响。

    而这对于华夏航空工业来说,绝对是切实需要担心的问题。

    或者不如说,此前几乎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