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打破封锁,还是要用技术说话

    第543章 打破封锁,还是要用技术说话 (第2/3页)

从里面翻出了几摞厚厚的材料。

    其中最古老的一些草稿纸上,甚至还写着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的抬头。

    颜永年看着常浩南目光停留在那几张有些发黄的纸上,便开口解释道:

    “这里面其中一部分,还是沈老的手稿,后来他从机械工业部退下来之后,就交给我保存了。”

    常浩南顿时深吸一口气。

    肃然起敬。

    一种“三代人传承交到你手上”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这份资料里面,不同颜色的标记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常浩南指着一个黑皮笔记本里面的红蓝黑三色标识,对颜永年问道。

    “黑色,表示这个单位的情况跟我当年调研的时候没什么区别。”

    “蓝色,表示这个单位在技术上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可以提供更高标准的零部件产品。”

    “红色表示这个单位已经不存在了,需要另找其它同类型的供应商。”

    后者的回答井井有条,显然正如他刚才所说,这些年来都始终没停止对模锻压机的追求。

    常浩南满意地点了点头:

    “颜教授,现在锻压机的设计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你得准备一下,等到装备工业司正式成立之后,就到江城重型机械厂那边,筹备具体的生产制造工作。”

    颜永年的眼神中瞬间亮起了光。

    但似乎还是有些不敢确定,试探着开口问道:

    “意思是……制造这部分,我来负责?”

    “当然,您有项目管理经验,对于机械工业系统的相关单位也熟悉,是最适合直接负责装备建造的人选。”

    常浩南说着把资料重新装回公文包里,刚刚他已经给兰新志打了电话,过一会对方就会过来取走交给丁高恒。

    至于最终具体能给装备工业司啃下来多少职权,那就暂时不是常浩南能控制的了。

    他能做的,就只有准备。

    而得到了肯定答复的颜永年,整个人蹭地站了起来:

    “我向组织保证,一定高质高效地完成模锻压机的生产制造工作!”

    突如其来的表态反倒把旁边的常浩南吓了一跳,赶紧伸手向下压了压,示意对方坐下:

    “先不要高兴太早,我提前说好,我对于进度的要求很紧,所以颜教授你肩上的担子可不轻。”

    “咱老颜还就怕担子轻嘞,请常总指示吧!”

    预防针不仅没打消颜永年的积极性,反而让他更加兴奋,甚至直接带上了乡音。

    “现在是98年3月,我们有整个装备工业司的资源,争取在18个月内至少实现模锻压机的试生产。”

    常浩南说出了自己的时间表,紧接着又继续道:

    “为了保证效率,在核心技术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如果国内暂时没有符合要求的供应商,那么零部件和原材料可以考虑直接进口,等后面需要更换时再逐步用国产代替。”

    刚刚一副见了鬼表情的颜永年总算松了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