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战略忽悠

    第552章 战略忽悠 (第2/3页)

果“给五十周年国庆献礼”的想法真能实现,受益最大的除了常浩南以外,必定就是他。

    稍作停顿之后,兰新志又话锋一转:

    “另外,常总,现在装备工业司已经正式成立,这个项目就没必要再顶着个预研的名头,也是时候转正了。”

    “您确定一下项目名称应该叫什么,具体的手续我来办就好。”

    他对于自己目前岗位的本质认识非常明确——

    至少在短时间内,装备工业司实际上就是常浩南同志的秘书团队。

    好在兰新志自己就是秘书出身,这些活干起来也算轻车熟路。

    “就叫750MN巨型模锻水压机好了。”

    常浩南也不准备搞什么花活。

    一个朴素的设备,需要一个朴素的名字。

    至于为什么是750MN(7.5万吨)……

    因为在把机架结构从钢丝缠绕式转为板框组合式之后,常浩南他们详细分析了其他子系统的承载力,又在原有设计标定的680MN基础上榨出来了10%设计余量。

    严格来说,跟之前发动机的喘振裕度差不多,这么多余量,是当年设计水平不够所导致的。

    不过对于如今的常浩南来说属于好事。

    反正他现在也能造的出来。

    顺便,也让这台设备与俄罗斯那两台并列,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三台模锻设备之一。

    看着兰新志把项目名称记在笔记本上之后,常浩南又继续开口道:

    “另外,记得实事求是地统计一下,这些参与模锻压机生产的单位,具体还有什么技术困难。如果有哪家急需提升精密加工水平,可以专门报一下,我让魏永明安排合资公司那边给他们插队供货。”

    3月份刚刚从青华毕业的魏永明被常浩南直接招进了数值计算业务部,现在直接和C.B.法拉利集团对接,负责新型机床的系统开发和优化工作。

    “还有,模锻压机的核心知识产权在于总体结构设计和机架生产组装,除了这些以外,为了保证生产效率,不强求100%的国产化率。”

    “不过,无论是进口还是国产,都一视同仁,必须要亲自进行充分的性能检测,不能光看供应商出具的检测报告。”

    “万一出事,咱们就算把责任人给毙了,损失也很难挽回,所以绝对不能马虎……”

    “……”

    常浩南一桩桩一件件,又说了十几条注意事项,兰新志也一一记在了本子上。

    正事谈完之后,二人总算稍稍放松下来一些。

    “说起来,咱们这个合资企业成立,好像没有引起太多国际上的反响嘛……”

    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