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液态金属冷却法

    第579章 液态金属冷却法 (第2/3页)

射过程的散热效率没办法控制,所以只能尽可能减小水冷部分的温度梯度,让整个逐渐的温度分布更平均一些。”

    马立平的表述稍微有点复杂,以至于常浩南听过之后都站在原地稍微想了一会:

    “如果这样的话,就算我们最后找到了能够稳定形成单晶的工艺方式,生产效率应该也会非常低?”

    “呃……”

    马立平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

    “常总,这个办法之所以叫高速凝固法,就是说相比于传统的功率降低法已经非常快了。”

    “只不过涡扇10这个叶片的尺寸确实有点太大,外形又比较复杂,所以只能慢工出细活,这也是第三代航空发动机生产效率总体偏低的主要原因……”

    显然,他是以为常浩南对他们的生产效率不满意。

    然而后者却摆了摆手:

    “不,我的意思是说,既然冷端靠热辐射进行冷却的效率比水冷盘低得多,那为什么不干脆一点,把整个工件都用液体进行冷却?”

    “啊?”

    马立平整个人直接愣住,好一会之后才艰难开口:

    “全都用液体,那不成淬火了?”

    “而且水冷对于正在生长的晶体来说,冷却效果过于好了,突然接触到低温的晶体会直接不受控制地疯涨,根本无法保证晶型,而且……”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差点绷不住的常浩南打断了:

    “当然不可能是用水,水的凝固点和沸点之间只差100℃,对于冷端温度控制来说区间太窄了,根本没办法操作。”

    “我的意思是,用导热系数大、沸点高、凝固点低、热容量大的液体,把抽拉出来的叶片根部直接浸泡在里面,用热传导进行强化冷却,这样整个工件的温度梯度可以又大又稳定,结晶的速度和晶体质量也能同时得到保障。”

    “沸点高、凝固点低,还要热容量大……”

    马立平双眼望天低思索了一下。

    他本来想说哪可能有这么神奇的东西。

    但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想错了。

    有一个大类的材料都符合这个要求,只不过它们通常并不被认为是“液体”罢了。

    “那就只有……液态金属?”

    常浩南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