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熊猫还是雄猫

    第598章 熊猫还是雄猫 (第2/3页)

F14A和F14D都已经有了区别,但基本的飞行特质总归是不会有太多变化的。

    两名飞行员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由军衔更高的前者开了口:

    “在飞行性能层面上,F14给我的感觉是比想象中更加轻盈。”

    一瞬间的停顿之后,他又紧接着补充解释道:

    “我指的是,即便排除经过我们升级之后的发动机,这架飞机也比它看上去的样子更加容易操纵。”

    “可变后掠翼确实可以让飞机拥有几种截然不同的性能特征,并且根据环境不同进行切换,尤其是F14在飞行过程中的机翼后掠角并不需要我额外操作,而是与飞行控制计算机联动,在我操纵油门杆的过程中自行配平位置。”

    “总之,虽然这是第一次试飞,我还没有摸到这架飞机的极限,但它的几何机动能力必定非常强悍,在视距内战斗的初期,大概最初的四到五个飞行动作以内会是非常难缠的对手。”

    在付国祥进行描述的同时,王康身边的一名中尉也在飞快地敲击键盘,显然是在记录他说的内容。

    “最初四五个……”

    王康很快捕捉到了他这段话里的重点:

    “也就是说,你认为这种机动性的持续性不强。”

    “没错。”

    付国祥点了点头:

    “小后掠角状态虽然可以提供很好的瞬盘能力,但阻力也非常明显,加上这架飞机的自重还是太大,发动机的推力又不够,稍微折腾几下就会出现能量不足的问题,从而陷入被动。”

    “就我已经飞过的两种三代机来说,只要歼11不在刚一照面的过程中被打个措手不及,后面应该不难凭借能量和武器大离轴角方面的优势取胜,同样的道理,歼11换装跟这架飞机性能类似的1493自用型雷达之后,在中距弹对射和躲避的过程中也能积攒起足够的能量优势。”

    “不过,如果是二代机的话,哪怕是歼8C这样二代机之中的翘楚,也需要一些针对性的技巧才可能打赢,或者是干脆一点,利用速度优势快打快撤,当然歼8C并没有米格31或者米格25那样超过2.8甚至超过3马赫的绝对速度优势,仍然需要小心应对。”

    “哦对,虽然F14的机翼后掠角不需要飞行员手动调整,但是机翼变化的过程比较漫长,大概只有6-7°每秒,而在这个过程中,飞机会处在一个极难控制的状态,如果能抓住这个窗口的话,就可以占到很大便宜。”

    实际上,会给出最后一条评价,完全是因为付国祥没有驾驶过其它可变后掠翼飞机。

    7°每秒的机翼展收速度,在同类飞机里其实已经是遥遥领先了。

    他又回忆了一下,确定自己没有什么遗漏,然后总结道:

    “总的来说,我认为F14受制于基础设计,潜力应该是不如后来那些真正的第三代战斗机,但考虑我国空军的现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