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华夏战斗机的心脏

    第613章 华夏战斗机的心脏 (第2/3页)

   常浩南沉吟片刻,还是摇了摇头:

    这样一轮问答下来,整个会议室总算是重新回到了之前的工作状态。

    有谁能想到,或者说有谁敢去想,华夏竟然能有一种唾手可得的三代半航发?

    “……”

    总之,对于现场在座的这些技术人员来说,在今天之前,他们概念中可能获得的发动机性能上限,就是目前已经装在两架原型机上面的AL31FN。

    大概两分钟时间过去,整个会场里仍然没有人开口。

    而这样的自信,也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到现场的其他人。

    “像是美国人的F22,作战半径低一些还可以用他们的几百架空中加油机进行弥补,咱们华夏空军在短时间内不可能有那样大的一支加油机队,所以……维持一个基本航程还是很有必要的。”

    人最怕的事情,莫过于曾经获得过希望,但后来又破灭了。

    “在设计这台发动机的时候,考虑到三代机的气动设计就没有向长时间超音速飞行的工况进行优化,所以我还是要兼顾到大多数情况下的亚音速工况,没办法把不开加力下的后燃速度设定得太高,否则会导致飞机的经济油耗下不去,从而影响到可用作战半径,这一点对于咱们十号工程这样的中型机来说甚至更要紧一些。”

    在常浩南刚刚切出这一页PPT之前。

    虽然也跟技术有关,但毕竟不是自己的项目,所以聊起来会轻松很多。

    而它的配套动力,并且如今也已经装在另外几个型号上面的涡喷14,也证明了华夏拥有设计制造一款高性能航发的能力。

    二六零五:f七零零:四三:六零零零::六c七

    “这个军用推力……十号工程只用一台应该是不太够,但十一号工程那边如果装两台上去,是不是有可能超音速巡航啊……”

    良久之后,宋闻聪总算开口打破了已经持续了太长时间的沉默。

    “总之,关于动力的问题,各位大可以放心,我,以及航发动力领域的同事们,保证可以给我们华夏的三代机提供一颗强劲的心脏!”

    不过,他还是选择了稍微不那么相关的话题作为引子。

    意味着这个型号虽然强化了高速工况,但仍然维持了相当均衡的性能。

    装机之后的可用推力甚至更低。

    在今天之前。

    一直到两年前歼8C服役,才算是有了一种超过歼击轰炸机的歼击机。

    不知不觉中,似乎所有人都坐得比刚才更直了一些……

    在常浩南翻到的这一页PPT上,用一个表格和两张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