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真正的六边形战士

    第614章 真正的六边形战士 (第2/3页)

气道设计的同志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不过我这里已经有一套相对成熟的设计方法,所以也不至于要从头开始摸索。”

    这一句话音刚落,下面就传来了几阵微弱的、带着些许庆幸惊呼声。

    显然,这样的工作强度和难度相比于他们之前的预期要低上不少。

    “不过,考虑到在未来的空军装备序列中已经有重型机和专用截击机,并不需要歼10承担高速拦截任务,而且在常用的作战载荷下,飞机也很难达到1.8马赫以上的速度,因此这样的性能标定对于一款单发中型机来说并无问题。”

    说到这里,常浩南也稍微停顿了一下。

    一方面是让下面的众人吸收一下内容,另一方面也是趁机喝口水,同时把PPT翻到下一页。

    还是那架飞机,只不过把视图切换到了机腹部分。

    “从之前的第一张尺寸示意图就能看出来,新设计的三维尺寸基本维持了原状,但飞机的截面形状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样虽然增大了一定的阻力,但同时也提高了机腹部分的面积,以及机体内部容积。”

    “在原始设计中,飞机总共只有7个主要挂点,其中只有4个能挂载武器弹药,虽然在操作上可以用复合挂架提高挂载能力,但仍然会限制飞机的多用途性能。”

    “进行修改之后,则可以将原来的机腹中线挂架一分为二,取消这里的燃油供应系统,更换为电气线路,如果需要的话,甚至还可以在主副起落架之间的进气道侧边沿上,再增加两个专门用于空空弹的轻载挂架。”

    PPT确实是个好东西,可以让画功不佳的常浩南无需再用粉笔和黑板污染自己和别人的眼睛。

    只需要轻点鼠标,新的挂架布置方式就呈现在了飞机的仰视图上。

    “常总。”

    趁着这个空当,坐在下面第一排的一名工程师举手问道:

    “两枚中距空空弹,再加上对应的挂架,大概也要400-450kg上下,在进气道前半段侧边沿增加这样一部分重量,是否会影响到唇口部分的强度?”

    他的担忧显然是有道理的。

    毕竟在现有设计当中,进气道和机体连接部分的那六根棍子,主要作用真的是加强结构……

    “这个问题,在方案计划之初就考虑过,起初是准备在连接处进行额外补强,但后来发现DSI进气道本身相对于二元可调进气道就能减轻将近300kg的质量,因此一来一回,也并不会有那么大的区别。”

    “真正需要参与结构设计的同志妥善处理的部分,是如何在进气道外壁中布置那两个挂架所需要的电气线路……”

    “也就是说……机腹部分,就不准备用来布置副油箱了?”

    “没错。”

    常浩南直接点了点头:

    “机腹这个位置,原来计划布置的副油箱也只有900升,在修改过机体之后,机内燃油量预计可以增加大约1100L,完全可以覆盖掉这个机腹副油箱的900L燃油。”

    “这样把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