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有一句话叫做「闷声大发财」

    第672章 有一句话叫做「闷声大发财」 (第2/3页)

单子,回笼了不少资金,在研发预算这块投入比较多,而且之前那些低端的服务器产品线还真养出来了几家看得过去的国产元器件供应商,所以就赌了一把,最后砸进去3000多万,好歹把兼容性这块给啃下来了……”

    “而且,像是这次跟曙光2000T一起发布的曙光2000B,性能也大概达到了别人96年左右的水平……当然这些在我给你发的那封函里面应该都提到过了……”

    在不知不觉间,火炬集团和曙光集团,其实已经开始带动国内的半导体产业发展了……

    当然,李杰这话说起来轻松写意,但看着他相比一年前明显斑白了不少的鬓角,其中显然也经历了不少难以对外人明说的困苦。

    “那……我这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嘛。”

    常浩南准备稍微给自己找补一下:

    “去年这时候,TORCH Multiphysics软件,包括整个火炬集团也还没有太大名气,出口这事我也就是心里想想,没把握的事肯定不能跟您随便乱讲。”

    “但是现在,我们已经跟好几家欧洲大企业达成了合作,名气基本算是有了。”

    “这个我倒是听说过。”

    李杰再次拿起茶杯:

    “虽然我本人不搞机械制造,但去年有好多来我们所做计算的,或者跟我们集团买服务器和超算的都提起来过,说你们跟一家……呃……意大利的机床企业成立了家全球范围内的合资公司,第一次把高端机床生产线带到国内。”

    “确实是相当大的跨越,对于咱们国家来说。”

    排除像是常浩南这样的特例,隔行如隔山这话基本还是没错的。

    一个计算科学领域的院士,尽管跟火炬集团有合作,但对于跟自己无关领域的事情基本也就仅限于听说。

    不过,常浩南本来想显摆的并不是这个:

    “机床么……确实有这么回事,但这个领域太细分了,属于小众行业,也就圈子里面知道厉害,圈子外面其实没太大影响力。”

    这下子,李杰刚放到嘴边的水又没喝上:

    “这还没影响力?”

    他第二次把杯子放回茶几上:

    “去年10月份的时候,王忠奇院士来我这出差,跟我说你们这一下,至少把咱们国家的数控机床行业往前推动了20年!”

    “两回事。”

    常浩南摆了摆手:

    “国内确实是这样,但其实说真的,对于大多数欧洲人,哪怕是欧洲学术界的人来说,其实根本不太会专门关注咱们华夏到底取得了什么发展,要想让他们睁开眼睛,那必须得整出点标志性的事情才行。”

    “倒也是……”

    李杰又一次试图喝水:

    “虽然都说欧洲现在是没落了,但就我接触过的外国人来说,这些老欧洲的人普遍其实比美国人还要更傲慢一些。”

    常浩南当即接过话茬:

    “所以说,我们去年直接跟空中客车公司合作,帮他们造直升机,另外还跟造跑车的那个法拉利合作,顺便帮他们拿了个世界冠军……”

    这可不是他吹着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