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空军,走出国门的机会

    第707章 空军,走出国门的机会 (第2/3页)

得有点可惜。

    “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这样。”

    然而如今的情况完全不同。

    对于一个经历过2020年代的人来说,维和属于随时随地都能看见的日常新闻,人选选择、兵力配置、日常行动等也都已经有了一套规范化的执行体系。

    五赢,赢麻了。

    这和造飞机是一个道理。

    他又看向另一边的刘尧顺:

    “如果真需要向巴尔干地区部署力量,走海路的效率实在太低,只有空运才能满足时效性,也是我军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这两年上级在战略运输机采购和训练方面的拨款可是给的很大方,伊尔76飞东欧也不存在兼容性问题,要是在这种关键时刻掉链子……”

    从其他人,尤其是张老和傅友全的神情不难判断,他们已经开始思考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了。

    而且,对于五大善人来说,面子上也都过得去。

    但在90年代末可不是。

    没错,派出维和部队这件事,从来都不只有联合国能做。

    “另一方面,我国长期处于和平环境之中,这样有实际背景的行动计划,哪怕只进行纸面推演,对于提升参谋机关的能力也有巨大意义。”

    张老合上手中的笔记本,满意地点点头:

    “还有,空军新成立的战略运输机单位也要做好准备。”

    “一方面,这个计划确实有可行性,在上级那边有很大概率获得初步同意,到时候拿出来的方案越快、越详细,给上级领导的信心就越强。”

    而这,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会议结束之后,收拾好东西准备离开的常浩南却被身后的刘尧顺给叫住了。

    “另外就是,无论最后能否真正成行,总参方面都要按照正规军事行动的标准,拟定一个详细的方案出来,尤其是在后勤补给和应急事项处置层面。”

    “而且,更主要的问题还是,高炮的射程和射高终究不够,只能在对方完成投弹之后进行补充防空,就像这次,那架B2其实也已经把炸弹给丢下来了,如果不是GPS干扰发挥了作用……”

    巧合的是,上一世华夏国产的战略运输机第一次到欧洲执行任务,也是飞往巴尔干半岛,送去了一批红旗22防空导弹。

    美国发动盟军行动在名义上是为了保障人,现在维和单位进驻,而且其中还包括美军,那完全可以对外宣称说自己最初的目的已经达到,盟军行动取得了完全胜利,顺理成章地鸣金收兵,赢。

    如今只是把情况反过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