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0章 给国庆献礼!(4K)

    第730章 给国庆献礼!(4K) (第2/3页)



    “涡喷6D?”

    就在二人聊天的功夫,另外一边的领导和嘉宾也已经完成了入座,一名主持人开始介绍今天试生产仪式的大致流程。

    他微微摇了摇头:

    “光是有一台设备证明不了什么,机身关键位置有很多大尺寸锻件,对于工艺的要求甚至比对设备本身的要求更高……”

    得益于她和丈夫两个人都跟华夏这边有密切的业务联系,安妮这些年来也多少学会了一些中文。

    懂不懂什么叫控制变量啊?

    而旁边的常浩南本来只是看个热闹,结果话题突然就被引到了自己头上,见状赶紧摆了摆手:

    “当年我们从苏联买来那台6.5万吨水压机之后,从第一次成功启动,到锻造出符合要求的大尺寸产品,中间足足花了将近三年时间,这还是在有苏联技术人员提供指导的情况下,而他们这台设备本身甚至都还没得到验证……”

    “不一样。”

    齐格勒这是第一次来华夏,自然不可能看得懂那些方块字是什么,但也能看得出来这是在进行生产之前的最后准备。

    至于竞争这块,在原本的计划中是作为非重要因素给弱化了的。

    齐格勒问道。

    欧洲代表团的成员懂行,但作为外国人,肯定不能随便让他们乱跑,留在锻压车间里看个热闹就行了。

    他指了指电脑屏幕上的一条曲线,并没有等待常浩南或者其他人回答,便又继续道:

    有备而来。

    欧盟国家高级代表团的参观位置则位于厂房的另外一边。

    何明挠了挠头皮,语气中透露着些许唏嘘:

    一星期之后。

    大领导已经发了话,其他人自然只有跟上的份。

    “我不会说他们肯定还没做好准备,但无论如何,现在都没有理由太过乐观。”

    当然,他作为别人要争气的对象,也不好在这件事情上多说什么就是了。

    对于他一个造飞机的人来说,无论项目成功与否,总归是他们自己对自己负责。

    常浩南倒是认同何明的这番看法:

    “因为涡扇9A比较顺利,歼轰7A马上就能投产,所以部队那边最后没要强5D这个型号。”

    不过应该已经停产十来年了。

    听到这个回答之后,首长又稍稍伏低身子,仔细看了看面前的图纸::

    他们等会还有更加详细的座谈环节,有问题到那时候问就行了。

    “强5……”

    她虽然也算是技术人员出身,但一来已经基本离开一线研发岗位,二来哪怕在离开之前,也主要负责纸面工作,因此并未见过法国国内的那台同类设备。

    找外援嘛,不丢人。

    ……

    国内的领导和嘉宾倒是可以随便走,但多数是外行,只能看懂这是一个非常大非常厉害的设备,因此同样是留在锻压车间里看个热闹就行了。

    “既然已经快要结束了,我们就先下去等一等好了……”

    那未免有些太跳脸了。

    “所以,在确定总体设计方案的时候,我们最终选取了C型板结构的机架,在思路上类似苏联那两台同样是7.5万吨的设备,但设计上更进了一步,使整台设备在稳定性和可预测性方面有了明显进步。”

    “强5么……确实在所有层面都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而且最后一个批量装备部队的改进型也确实是十几年前的版本了。”

    他虽然没有被正式列入到航空动力集团筹建小组里面,但毕竟也是未来的班子成员之一,对于这些事情自然有所了解。

    常浩南做了个深呼吸,把自己的心态稍微平复了下来:

    “这次来之前,我专门去看过当年那部锻压机的设计方案,跟你们造出来的这台相比,差异好像还是蛮大的嘛……”

    安妮·科伦坡在走进这里的第一时间,就被面前这台数层楼高、需要刻意仰起头才能看到顶部的设备给惊到了。

    安妮毕竟不是汉语专业,能听懂的信息甚至还不如刚刚翻译提供的概略版本。

    “这几年好消息太多,而且几乎一个连着一个,总感觉那些老型号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这设备的工控系统,也是我们自己研发的?”

    毕竟是外国人,在这种重大场合还是要做一下物理隔离。

    “毕竟……就算涡扇10现在已经到了研发末期,但毕竟只是一个型号,而且还有举全国之力搞大会战练兵的性质,咱们国家在航发的综合发展水平上,跟航空强国还是有一定差距。”

    这个年代还没有条件配置自动翻译设备,也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