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抢占预警机市场

    第891章 抢占预警机市场 (第2/3页)

精神闭着眼睛出口,解放军也未必敢要这么个核心元器件完全依赖西方的型号。

    而且,尽管二人刚才一直在用346型雷达作为例子,但在眼下的2001年4月,346的基本型已经基本完成了国家鉴定测试,包括其载舰052C也接近设计定型,动力系统暂时和已经开工的052B一样,使用进口的UGT25000。

    如此高完善度的两个型号,眼下的军事斗争形势又不容乐观,不可能因为出现一点新技术的端倪就停下等着。

    换句话说,在舰载雷达层面上,这个光控相控阵的构想,乐观点说得等到346的下一个改进型,甚至有可能等到再往后的第二个改进型才能用上。

    所以,必须得额外找机会进行一轮技术验证。

    “如果搞个出口型号呢?”

    常浩南的思路愈发狂野起来:

    “咱们一步一步来,先把多波段的事情放一边,整个小型的T型天线相控阵雷达,就以150°广视野和轻量化低成本做卖点,而且反正不是咱自己用,那核心元器件国不国产的也就没那么重要了,没准国外用户人家自己还有进口渠道呢。”

    “相比单纯埋头搞技术验证和研发,这样至少有利可图,后续国内厂家或者研究所做国产化替代的动力也能更强一些。”

    技术这东西,只要走到了赚钱这一步,那后面其实很容易就能循环起来了。

    就怕只见投入不见产出,那即便是国家拨款扶持,也得先掂量掂量。

    而且,如果一个行业只靠国家拨款发展的话,其实也很难说有什么前景。

    所以,常浩南重生以来的惯用路径,总结起来就是“先通过关键技术或型号打通产业总循环,再回过头来逐渐提升国内总体水平”。

    这一次也不例外。

    “小型预警机……”

    王晓模摸了摸胡茬已经发白的下巴:

    “那载机平台呢?”

    按理说,这应该是常浩南最本职的领域。

    然而他却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

    “这不重要。”

    “既然目标是要出口创收,那就在商言商。”

    迎着王晓模疑问的目光,常浩南继续解释道:

    “我们出口的不是预警机,而是一套单独的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

    “当然,如果用户愿意用,那我们也可以提供新舟60,或者是C808平台的完整解决方案。”

    “但如果用户希望载机能和民航之间更加通用化,以减轻后勤压力,那我们也不排斥跟其他厂家合作,把我们的预警系统搬到别人的型号上去,比如空客A320、或者支线客机,甚至稍微大点的公务机都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