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苦乐年华(1)

    第206章 苦乐年华(1) (第2/3页)

门外那块磨刀石上“刷——刷——刷”地磨起来。

    李氏正在织布,听到磨刀声,便停下了手头上的活,行出门口,说:“能儿,你磨刀干嘛?”

    惠能边磨刀边说;“阿娘,我的伤已经痊愈了,我想明天一早去打柴卖。”

    惠能又想上山去打柴,苦笑着说:“能儿啊,这俗语都有话,‘伤筋要百日才好’,这段日子,你最好每天用热水烫洗双手,以通筋活血,才易生力。”

    惠能一听,停了手中正磨着的柴刀,有点心急,说:“阿娘,如果歇这么久,家里的米缸早就底朝天了,哪有米煮吃呀!”

    “天无绝人之路,娘已想好了,再过一段时间,你把阿娘织好的那些布,拿一匹到集成圩市去卖,这不就有钱买米了吗。”

    惠能听小兰这样一说,“哦”了一声,觉得也是一种办法。但一想,这是阿娘多年的心血结晶,拿去卖了……

    李氏见惠能蹲在磨刀石下沉思,又说,“本来,这些布匹阿娘是打算等你和小兰结婚时才拿去卖了,用这些布匹钱为你操办婚事的。”

    原来,李氏自从上次在厨房做早饭,与惠能谈论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大事以后,就默默地计划着挣钱为惠能置办婚事的大事来。

    惠能一听,只感到热血上涌,喉头哽咽,此时,才真正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还能说什么呢,此时的惠能,千言万语也表达不了对娘亲十几年来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阿娘都上了这把年纪了,还为自己的婚姻大事操碎了心。

    “嗯。”惠能孝顺地朝着娘亲点了点头,刚站起来,感到腿上的旧伤还有点隐隐作痛,方知道娘亲说的“伤筋要百日才好”不无道理。

    ……

    再说惠能虽然身上的伤还未完全康复,还未能上山打柴,但在家里,他有时从书柜中翻出他爹遗留下的四书五经来看;有时拿着书,到村边的小河边,坐在那株华盖似的龙眼树荫下看。累了,就望着小河,想着新江、大江大河发呆,想着新江水冲破崇山峻岭的阻隔,去际会大江大河的壮观景象……

    想着,想着,自然而然地又会想到生活的甘苦,也是心在分别,心在体验,心在确定。

    日子富裕的人,固然可以享受大鱼大肉的美味;然而,菜根粗粮,却也有着独特的清香,关键是心的体验。安享闲逸,可以品味清风明月;而深山打柴,在劳累的同时,也可领略到小鸟鸣啼、野花飘香。所有的一切,关键是心的转换……

    惠能在这个秋天养伤的季节里,他想了很多,很多,似乎也收获了很多。

    这天,惠能在家看完了书,李氏停下了织布机,对他说:“能儿,趁这几天天气好,你到附近的田边或山间采些‘白花蛇舌草’、‘田七’之类的生草药回来吧,家里的生草药已经不多了。”

    “嗯,好的,阿娘,我这就去”惠能放下书,拿起竹背篓和小锄头,出门去了。

    秋日的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