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澳大拉西亚王国

    第二百零三章:澳大拉西亚王国 (第2/3页)

只有两个,分别是继承自西罗马帝国的神圣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

    但自从两大帝国纷纷衰落,利用各种名头称帝的欧洲君主也不在少数。

    比如号称印度皇帝的维多利亚女王,宣称继承了东罗马法理的沙皇,以及从曾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创建的奥地利帝国,还有就是踩着法国人上位的德意志帝国。

    可以见的,对于现在的欧洲体系来说,法理固然重要,但实力也可以凌驾于法理之上。

    不过虽然这么说,该有的说法还是得有的。毕竟成立一个新王国也得对外公告,总得有着看起来比较合理的说法才行。

    首先,成立一个统一的王国就得有将所有地区包容起来的法理。

    其实澳大利亚这个名称是有一定法理的,因为之前的新西兰就属于澳大利亚殖民地的,成立一个澳大利亚王国来统治现在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似乎也说得过去。

    但不能否认,新西兰已经独立出去好几十年,新西兰人也逐渐展露出和澳大利亚人不同的地方。

    此时再想将新西兰人融合进澳大利亚人中,让他们重新变成澳大利亚人就有点困难。

    不过事情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早在1756,法国学者布罗塞就出版了一本名为《Histoire des navigations aux terres australes》,将大洋洲地区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临近的太平洋岛屿划分为一个地区,取名为澳大拉西亚。

    从地形方面来说,澳大拉西亚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和美拉尼西亚,甚至还包括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东北部的邻近岛屿。

    澳大拉西亚的范围完美包括了澳大利亚目前的统治范围,并且在这区间基本没有和澳大拉西亚法理造成冲突的国家。

    这也代表着,成立一个澳大拉西亚王国,来统治澳大拉西亚范围内的所有地区是符合法理的,也有理可循。

    正好,一个新的名字也能避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纠纷,让澳大利亚人和新西兰人都能够融入到新的国家,混合成为一个新的民族,澳大拉西亚人。

    实际上,原本历史上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独立之后,也曾经用过一段时间的澳大拉西亚名称。

    比如当时1905年到1913年的网球比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就曾合并,用澳大拉西亚这个名字去共同参赛,包括之后1908年和1912年的两届奥运会也是如此。

    从这一点上,也能够看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们对于彼此联合之间的态度。

    因为民族构成都差不多,基本都是来自英国和欧洲的移民,民族之间的差距其实并没有那么大。

    再加上现在阿瑟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高支持度以及巨大的声望,让这个新成立的国家受到广泛的支持也并非幻想。

    会议一直持续到了晚上,内阁成员们仍然在激烈的讨论着。

    其实这也正常。成立新的王国之后,也就代表着原本短暂维持的联邦政府也会被替代,从而组建统一的王国政府。

    这也就不得不考虑到澳大利亚公国政府和新西兰公国政府的留存,以及将来的王国政府的制度。

    这些切身关乎到这些官员们的利,也是他们能够一直商谈到晚上都没有结果的原因。

    但还是有很多比较重要的事情确定下来,比如新成立的王国的名字就叫澳大拉西亚,王国的首都仍然是首都领地的悉尼,并且目前澳大利亚的行政区域也不会经历太大的改变。

    如果成立统一的王国政府的话,澳大利亚公国政府和新西兰公国政府的去留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最终还是阿瑟拍板,决定在成立澳大拉西亚王国政府之后,取缔澳大利亚公国政府和新西兰公国政府。

    以后的澳大利亚六个州,首都领地还有北新西兰和南新西兰两个州,全部直属王国政府统一管理。

    原本的联邦众议院和皇家议院,也将改名为澳大拉西亚王国众议院和皇家议院。

    这么做将极大程度的加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联合程度,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彻底的变为一个统一的王国。

    阿瑟敢于这么做的原因,也正是因为他掌控了澳大利亚公国政府和新西兰公国政府,并且在两个国家都拥有良好的声望和支持度。

    只要澳大利亚人和新西兰人不会反对,那么哪怕一些官员对此会有异议,也绝对翻不起什么风浪。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阿瑟召集了澳大利亚公国政府的内阁官员和新西兰公国政府的重要官员,商谈王国成立以后,关于现在两个公国政府的官员的留存问题。

    澳大利亚是新的王国的基本盘,澳大利亚目前的内阁政府也将成为王国的第一任内阁政府。

    现在的问题就是新西兰公国政府官员们的去留。将他们中的一部分调往新西兰两个州的州政府,其他的官员则到王国政府入职。

    正好内阁部长们也时常抱怨各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