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第二代飞艇

    第二百三十三章:第二代飞艇 (第2/3页)

的弹药。其中包括大量的步枪和机枪子弹,以及各种火炮的炮弹。

    对于阿瑟来说,也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接下来的战争即将转变为防守战,而防守战中的火炮和机枪都将发挥大作用。

    为此,不仅军工厂已经进入加班加点的生产模式,运输舰队也在疯狂的向三块占领的新领地输送弹药。

    当然,主要还是像葡属印度和葡属帝汶输送弹药和物资。这两块地区也相当于东亚殖民地的屏障,葡萄牙人越过这两块殖民地,直接前往东亚的可能性不大。

    战争打响之后,除了欧洲的关注之外,美国也曾向澳大拉西亚发来电报,询问澳大拉西亚是否需要武器装备的支援。

    对于美国的询问,阿瑟自然是一口拒绝。

    开什么玩笑,目前在陆军的武器装备方面,澳大拉西亚可以说是世界顶尖,完全不输于英国和德国。

    美国虽然是目前最强大的工业国家,但这只是对体量而言。

    如果单论科技的先进程度和武器的强大程度的话,美国是完全不能和现在的大英帝国以及德国相比的。

    在没有吸收到来自欧洲大量的人才和财产资源之前,美国仅仅只是经济和工业十分发达的暴发户国家,在科技方面的底蕴完全不能欧洲两强,英国和德国相比。

    在海军方面,国防部也制定了一些巡逻计划,来防止葡萄牙对于澳大拉西亚本土的偷袭。

    虽然澳大拉西亚的海军实力比不过葡萄牙,但打不过就跑还是能够做到的。

    特别是澳大拉西亚新下水的那些小型护卫舰,航速普遍都在18节以上,甚至能够达到19节。

    而葡萄牙的海军能够达到这一速度的军舰并不多,更何况还要护送着军队,也自然不可能深追。

    所幸澳大拉西亚目前的各种资源都不缺,因此组织舰队向葡属印度,葡属帝汶等区域运送了大量的物资和食物。

    并且葡属帝汶非常靠近澳大拉西亚,而葡属印度又和英属印度相邻,基本不用担心后勤线路会被切断。

    在澳大拉西亚各行各业都进入紧张的准备工作之后,局势也迎来了短暂的和平。

    进入九月,阿瑟又迎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工业铁路的全面通车。

    这条连接着澳大利亚大陆东西部的重要铁路,将会成为澳大利亚大陆东西部交流的桥梁。

    同时,伴随着工业铁路的通车,北部铁路也正式进入建设周期之内。

    因为北部铁路的总里程并不输于工业铁路的原因,北部铁路的建造时间大约八年左右,总投资将会超过四千万澳元。

    虽然预计每年要花费将近五百万澳元,但对于现在澳大拉西亚的财政状况来说,也完全能够承受。

    更何况,之前工业铁路每年的建设也需要三四百万澳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