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巴达维亚和谈(求月票!)

    第二百九十五章:巴达维亚和谈(求月票!) (第2/3页)

兰人低头的,除了欧洲列强的态度之外,还有就是目前澳大拉西亚和荷兰王国已经越来越大的军事差距了。

    荷兰王国本土距离荷属东印度十分遥远,这也代表着在荷兰和澳大拉西亚的冲突中,海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问题是荷兰王国所有海军加起来,都完全不是澳大拉西亚海军的对手,这也间接性的让荷兰王国在这次冲突中的胜利变为零。

    别的不说,单单只是澳大拉西亚的那三艘无畏舰,就让荷兰王国在海军方面没有任何胜利的可能。

    更何况澳大拉西亚还拥有两艘已经建成正在进行海航测试的战列巡洋舰,五艘主力战舰加起来,这样的军事差距足以让荷兰人死心。

    让阿瑟没想到的是,荷兰人的妥协居然会这么果断,果断到让阿瑟和政府的大部分人都没有想到。

    本来还以为和荷属东印度之间要爆发一场战争,没想到荷兰王国未战先怯,直接投降了。

    在阿瑟的示意下,澳大拉西亚政府同意了荷兰王国的请求,并且要求荷兰王国政府派出代表,在荷属东印度的首府巴达维亚举行和谈。

    虽然直接认怂会让政府之间损失大部分威信,但目前来看确实是对荷兰王国政府最好的办法。

    和澳大拉西亚如果爆发战争,荷属东印度的海军绝对不可能是澳大拉西亚的对手。

    没有海军的帮助,陆军也只会被人逐个击破。

    如果荷属东印度的军事实力被澳大拉西亚全部消灭,哪怕澳大拉西亚不对荷属东印度进行占领,境内数千万的土著,也足够直接覆灭整个荷属东印度殖民政府。

    至少和谈能够让荷兰的损失降低一点。荷兰首相简不相信澳大拉西亚有胃口将整个荷属东印度全部吞。

    就算澳大拉西亚确实有这样的想法,列强应该也会进行阻止。

    毕竟一点小打小闹也算不上什么,看在良好的关系上,列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如果澳大拉西亚吞并整个荷属东印度,澳大拉西亚的潜力和综合实力都会上升一节,在东南亚的影响力也会获得巨大的提升。

    能够影响到列强在东南亚甚至东亚的地位,这是所有列强国家都不愿意见到的。

    因此,荷兰首相有自信,就算和谈,荷兰的损失也不会太大,至少能够以一种不会伤筋动骨的方式来解决这次争端。

    至于以后的事情,反正和简·希姆斯柯克的关系也不是太大。根据荷兰首相的正常任期来看,简的任期在1913年就会结束,这也将会是他最后一任首相任期。

    是的,简·希姆斯柯克自从1874年第一次担任荷兰首相开始,已经间断性的担任了三届首相了。

    按照目前简·希姆斯柯克的年纪来看,这一任首相之后,他几乎也走到了政治生涯终点,想要再次成为首相的可能并不大。

    既然如此,也没必要为后面的首相背锅不是吗?就将澳大拉西亚这个大问题交给以后的荷兰政府吧,现在自然是得过且过了。

    想明白这点之后,简·希姆斯柯克的心情反而好了许多,甚至还能和自己的秘书玩点花样。

    1911年8月17日,荷兰政府和澳大拉西亚政府之间的和谈,正式在荷属东印度首府巴达维亚举行。

    负责和谈的是荷兰政府的几个部长和荷属东印度总督,毕竟这是一次丧权辱国式的和谈,因此作为荷兰首相的简·希姆斯柯克自然是不想参与的。

    谁也不能保证将来东南亚的局势会进行怎样的发展,如果将来荷兰丢失了荷属东印度,那么说不定这次和谈就会被众多荷兰人回忆起来,并且将其当做损失荷属东印度的罪魁祸首和起源。

    那到时候,参与这场和谈的荷兰政府官员,不就成了众矢之的了吗?

    作为政坛老狐狸的简·希姆斯柯克,自然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毕竟已经为官数十载,希姆斯柯克可不愿意自己最后的政治生涯染上污点,从而让自己的所有政治成果和整个政治生涯遭到彻底的否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