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1915

    第三百八十九章:1915 (第2/3页)

保持在欧洲作战军队总人数30万以上,其中至少有一个师的主力部队。

      但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阿瑟现在的想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越晚派遣军队越好。

      “回复法国,我们的军队训练需要一段时间,再加上前往欧洲的路途遥远,至少在三个月内,澳大拉西亚并没有任何援军,只能够提供一定的物资支持。”阿瑟略微思考了一会,这才说到。

      虽然澳大拉西亚也确实需要在战争中付出一定的贡献,来换取在战争后的利益分配。

      但放自己的血来支持法国人,并不在阿瑟的计划之中。

      看起来殖民地军队的伤亡对澳大拉西亚的损失不大,但实际上,这些土著士兵的训练花费,以及他们的武器装备等,带给澳大拉西亚的军费负担并不小。

      毕竟英国人只提供这些军队的一半军费,可不会在组建殖民地军队的时候,提供这些土著士兵的武器装备。

      劳尔部长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国防部的小插曲结束之后,1914年年度报告总结会议也正式开始。

      根据民生部方面的汇报,截止1914年年底,澳大拉西亚的总人口顺利突破了1500万,达到了1537万人。

      这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是不小的里程碑,继三年前人口突破千万之后,澳大拉西亚的人口数量再次达到了一个新的数字。

      当然,人口数量也体现出一个坏消息,那就是自从欧洲大战爆发之后,澳大拉西亚的移民数量已经锐减。

      整个1914年,澳大拉西亚的人口增长数量为144万人左右。

      虽然看起来也不少,但新生婴儿数量达到了37.8万人。这也代表着1914年一整年的移民数量只有106.2万人,其中俄国移民就高达80万以上,占据澳大拉西亚新移民的近八成。

      移民数量截止上一年减少了将近30万,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英国和德国移民。

      哪怕澳大拉西亚和英国的关系再好,英国也会在战争时期关闭移民通道,尽可能减少移民的流出。

      毕竟大部分平民都不喜欢战争,如果不在特殊时期对移民进行限制,恐怕战争还没结束,就有大量的移民出国避难。

      

      而这种在战争时期国力的流失,是各大欧洲列强都不愿意见到的事情。

      并不只是英国,所有参战的欧洲列强都颁布了一定的移民限制政策,这也让1914年欧洲向外流出的移民数量几乎腰斩。

      好在澳大拉西亚还有俄国这个好兄弟,能够在任何时刻给予澳大拉西亚移民的支持。

      毕竟,为了吸引更多的俄国移民,澳大拉西亚可是把俄国上下都贿赂了一遍,俄国对澳大拉西亚移民可谓是一路绿灯,就差亲自把移民送到澳大拉西亚国境之内了。

      更重要的是,因为澳大拉西亚频繁向俄国运输物资,导致澳大拉西亚和俄国的关系也进入了长久的蜜月期。

      再加上两国王室的联姻关系,因此,俄国移民也确实是这个时间段最好的移民来源,在不算俄国移民部分革命分子的前提下。

      由于沙俄国内在将来有可能爆发的危机,阿瑟也已经做了提前的部署。

      首先,通过在所有俄国移民中筛选,挑选出了上千名对澳大拉西亚认可并且愿意效忠的俄国移民,进行一定的训练之后,将他们送回到俄国本土,执行秘密的潜伏任务。

      他们的大概任务,是进入一些革命分子和俄国造反派的内部,为阿瑟打探更多的消息。

      不管俄国再怎么腐朽,俄国皇室还是要救一下的。就算统治者不是现任沙皇,至少得是罗曼诺夫家族的至亲。

      这不仅是澳大拉西亚王室和俄国皇室的良好关系,同样也是俄国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

      只要俄国存在,至少在远东地区存在,他就会是澳大拉西亚的盟友,并且替澳大拉西亚分担来自岛国和美国的压力。

      不过,俄国内部目前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这1000多名通过训练的俄国移民,能否打入那些人的内部也是个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俄国的一些不法分子借着移民的机会,早已经流窜到了澳大拉西亚的境内。

      但阿瑟对此早有防备,澳大拉西亚的海关,对于所有外来移民的检查比较严格。

      不仅禁止他们携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