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东线进攻结束

    第四百一十七章:东线进攻结束 (第2/3页)

部也拥有十多万人的军队。

    而靠近黑山这边的波斯尼亚地区守军,只拥有十多万人的规模。

    将近一个月的作战,马丁师长已经消灭了近四万奥匈帝国军队,自己这边的损失只有不到两万人。

    相较于马丁师长来说,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的进度就要慢很多,他们的武器装备并没有澳大拉西亚军队这么先进,奥匈帝国军队的作战能力也不容小觑。

    为了攻破萨拉热窝,马丁师长集结了数百门火炮,对萨拉热窝展开了长达十多个小时的轰炸。

    随后,大量希腊和黑山的军队发起了冲锋,身后紧跟着澳大拉西亚的军队。

    巴尔干军队这么卖力的原因也很好理解。马丁师长亲口承诺,只要巴尔干军队在作战中表现勇猛,澳大拉西亚就会保障巴尔干诸国的利益。

    巴尔干诸国能占领多少国土,基本取决于各大列强的态度。能够获得澳大拉西亚的支持,对于巴尔干诸国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在里加被攻破之前,萨拉热窝就已经告破,马丁师长带着不足20万的军队,决定从波斯尼亚地区绕到多瑙河对岸,联合塞尔维亚,包围在塞尔维亚边境的奥匈帝国军队。

    奥匈帝国在塞尔维亚边境的军队大约有20万,其中有超过一半部署在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边境地区。

    随着黑山附近的奥匈帝国军队已经被消灭大半,马丁师长所率领的军队确实有希望绕过波斯尼亚,对奥匈帝国南部边境的主力部队来一个大包围。

    9月23日,奥匈帝国军队开始有撤退的迹象。同时,塞尔维亚也接到了马丁师长的通知,在边境地区发起了大规模进攻,拖缓了奥匈帝国军队撤退的进度。

    9月24日下午,澳大拉西亚军队消灭了少部分奥匈帝国军队之后,终于来到了波斯尼亚地区的腹地,往东就是波斯尼亚和塞尔维亚的边境。

    后撤的奥匈帝国军队很快也碰到了澳大拉西亚军队,双方展开了激烈的交战,但奥匈帝国军队很明显扛不住希腊和黑山军队的冲锋,撤退的步伐被澳大拉西亚打退。

    要知道,在土著军队,希腊和黑山军队发起冲锋的同时,澳大拉西亚军队在后方快速搭建了炮兵阵地,对奥匈帝国的军队展开了猛烈的轰炸。

    虽然奥匈帝国在火炮方面的技术世界一流,但长时间的战争消耗了奥匈帝国国内大量的物资储备,再加上配合德国作战,调走了大量精锐军队,导致边境地区的守军武器装备并不充足,在双方火炮对射中落于下风。

    撤退失败之后,这支奥匈帝国军队的下场可想而知。被澳大拉西亚军队和塞尔维亚军队双面夹击,再加上错失了撤退的最好时机,这支奥匈帝国军队如同瓮中之鳖,已经没有了任何退路。

    9月25日,几乎是同一时间,两边同时对奥匈帝国军队发起进攻,超过50万军队悍不畏死的向着不到20万的奥匈帝国军队发起冲锋,交战区的炮火和枪声接连不断。

    此时的奥匈帝国没有任何援军,南线边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