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提前布局

    第四百四十七章:提前布局 (第2/3页)

业面临破产危机。

    部分工厂为了获得更大的订单,可以说是砸锅卖铁的购置生产线。

    如果轻易减少生产数值的话,很容易让部分砸锅卖铁购置生产线的工厂面临债务危机。

    但如果不从现在减少生产,战争结束后这些工厂产能过剩还会面临资金危机。

    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在阿瑟的指示下,澳大拉西亚政府决定对于全行业进行提前减产,鼓励各工厂改装生产线,减少军工产品和日用品的生产。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消息。在和荷兰的战争结束之后,澳大拉西亚已经基本掌握了整个荷属东印度。

    这片地区拥有高达数千万人口,将会是澳大拉西亚的产品倾销地之一,为澳大拉西亚消耗一部分工业制成品。

    再加上国内人口增长带来的物资消耗,需要减产的工厂数量和规模也都能让人接受。

    需要减产的工厂,政府都会进行一定的补贴,确保绝大多数工厂不会因为减产而倒闭。

    这也算是挽救澳大拉西亚来之不易的工业,反正钱可以从同盟国的赔款中获得。

    细看澳大拉西亚为这场战争获得的土地,基本满足了澳大拉西亚成为超级大国的需求。

    获得了中东的土地之后,澳大拉西亚在矿产资源方面没有了缺陷,单靠矿产资源就能够成为一个极度发达国家。

    而在本土方面,澳大拉西亚北部的防御岛链已经完全完善,可以完善的抵御来自北面岛国和东面美国的进攻。

    搭配优秀的陆军和强大的海军,澳大拉西亚可以骄傲的宣称,在核弹和导弹被发明之前,澳大拉西亚的本土没有任何被攻破的风险。

    只要等这场战争结束,澳大拉西亚的基调就会变回发展国内,治理澳大拉西亚内部的大沙漠,同时发展新获得的殖民地。

    如果能够从德国吸引大量的人才,并且获得大量的工业设备,再加上消化这些领地,可以说澳大拉西亚已经具有顶级列强的实力,可以和英法美这样的列强扳扳手腕了。

    政府的官员们为了更好地治理这些地区,每天都在忙的焦头烂额的开会和调查资料。

    阿瑟前段时间还在内阁会议上隐晦的提出了迁都的想法,考察新首都的选址,以及调研民意的诸多事宜同样让政府头疼。

    只不过,作为政府的最高决策者,阿瑟自然不会亲自去忙这些事情。

    阿瑟来说,他只需要掌控事情的宏观基调,微观的详细操控则交由这些内阁部长们以及他们的下属负责。

    如果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国王累死累活在各方面进行详细的操控,那这个国家的发展是不长久的,很有可能只会繁华一代。

    对于阿瑟来说,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教育自己的三个孩子。

    是的,玛丽王后在一年多以前为阿瑟诞下了第二个儿子,被阿瑟取名为彼得。

    彼得现在也才一岁,自然不需要进行什么教育。阿瑟的大儿子威廉和女儿安娜目前都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