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列车和谈

    第四百五十八章:列车和谈 (第1/3页)

    虽然德国方面已经宣布全面停战,但这不代表战争就已经完全结束。

    在德国代表尚未正式签订和平条约之前,德国同协约国仍然处于战争状态。

    如果说战争时期的主题是怎么打败德国的话,那么现在暂时停战之后的主题,就是商议着怎么瓜分德国了。

    虽然各国的目的都是获取足够的利润,同时给德国一个深刻的教训。

    但不同的国家对于德国的处理态度也有一定的区别。比如法国人,他们想的是尽可能削弱德国,吞并更多的土地,甚至彻底杜绝德国再次和法国竞争的可能。

    但英国人绝对不会同意这么做。削弱德国人可以,但必须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要不然,通过剥削德国重新站起来的法国将会是英国在欧洲的最大劲敌,到时候的法国在欧洲大陆没有对手,英国人只能亲自下场和法国竞争。

    这对英国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这和英国人一直贯彻的大陆平衡政策背道而驰,也会极大程度的危害英国在欧洲大陆的地位。

    因此,可以预料到的是,接下来的这场和谈将变成协约国内部的竞争。

    各地已经失守的德国将没有任何反抗之力,但协约国内部各国家之间的纷争会让这次和谈变得更加精彩。

    1917年12月15日,正式停战三天之后,协约国所有代表齐聚一堂,和德国派出的代表商议合约的具体事项。

    值得一提的是,首先签订的德国无条件投降协定是在一辆列车上签订的,这辆列车的一节车厢曾经是法国皇帝拿破仑的专属车厢。

    因为当时德国几乎是踩在法国人的头顶上建立的,这让法国人记恨到了现在,也决定在这次合约签订时报仇。

    这节代号为2419D的拿破仑御用车厢在德国签署停战协议后直接被法国珍藏,并且放在了博物馆中。

    法国人用这样的方式来报几十年前的耻辱之仇,但这样也确实增加了德法之间的矛盾和仇恨。

    当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协定的消息传遍全世界,也正式代表着这场历经三年零四个月的世界大战终于结束。

    也正是在当天,澳大拉西亚首相肯特一脸激动的面见阿瑟,并且迫不及待的说道:“陛下,德国已经正式无条件投降了!”

    阿瑟也终于松了一口气,命令女仆开一瓶红酒,和肯特首相庆祝起来。

    这样的一幕同时间在世界各地上演,大部分协约国家都陷入一片狂欢和庆祝之中。

    受到长时间战争的压抑,这些民众急需要释放自己的情绪。无论是嘶吼,呐喊还是大醉一场,或者是走上街头和自己的亲朋好友,亦或者是不认识的陌生人共同庆祝,都是发泄情绪的很好方式。

    阿瑟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内心也不由得变得有些沉重起来。

    在阿瑟和澳大拉西亚的影响下,这场原本历史上持续四年多的世界大战仅仅只维持了三年零四个月就匆匆结束,英法的消耗,特别是英国人的消耗并不如历史上那么严重。

    美国人虽然也参与了战争,但美国人对战争的贡献并不大,甚至满打满算也只参与了半年的时间。

    哪怕是战争胜利的前一刻,美国远征军在欧洲的军队也没有超过20万人,这也注定了美国人分到的利益不会太多。

    这也导致这场战争并不如历史上那么惨烈,协约国总动员军队只有不到3000多万,伤亡1400万余人,死亡人数超过500万。

    同盟国总动员军队1500万余人,伤亡940万人,死亡410万人。

    协约国各国的情况相较于同盟国好了太多,哪怕是伤亡比较惨重的法国和俄国,也远没有历史上那么严重。

    甚至俄国目前仍然能够维持君主立宪制,资产政府甚至压制住了工人联盟,这可和历史上的状况完全不同。

    阿瑟甚至怀疑,历史上那个国家是否还会出现,俄国是否还能成长为世界一级?

    这些局面的不同变化,导致将来的二战是不可预料的,甚至德国是否会如同历史上那般发动二战都不一定。

    奥匈帝国也没有如同历史上那般在战后被分解,目前仍然保留了奥地利和匈牙利以及波希米亚的主要地区,当个末等列强还是没问题的。

    总之一句话,战后的世界似乎有点乱了套了,和原本的历史的差异实在有些巨大。

    阿瑟原本引以为傲的未来经验在这种背景下也变得有些鸡肋,只能更加大力的推动澳大拉西亚的发展,确保澳大拉西亚在任何时刻都能凭借自己的力量,保护好自己的国土和国民。

    在庆祝胜利的前提下,阿瑟也没忘了让政府积极争取澳大拉西亚的利益。

    德国的所有太平洋殖民地这是肯定的,是任何国家都不能从澳大拉西亚口中抢走的。

    除此之外,阿瑟还下了指令,大力争取德国的科技人才,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