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大扩军(求月票!)

    第五百章:大扩军(求月票!) (第2/3页)

造舰速度十分迅速,建造战列舰的速度如同下饺子一般,堪比一场新的海军军备竞赛。

    为了应对美国人的威胁,以及提高澳大拉西亚自身的战斗力,对澳大拉西亚的陆海军进行新一轮扩充是很有必要的。

    在各位内阁大臣的注视之下,肯特首相拿出了一份早已经准备好的扩军计划,将之交到了阿瑟的手中。

    澳大拉西亚目前的正规军队规模其实很少,远远没有一战时期高达上百万的远征军那么夸张。

    澳大拉西亚的主体军队,也就是全部由澳大拉西亚组成的军队,只有两个近卫师和四个常规师共计10.4万的常规军队和驻扎殖民地的三个守卫部队1.2万人共计11.6万人。

    因为那些土著军队全部被遣散,这也让澳大拉西亚较之前损失了将近10万军队。

    不过这也是必然的,毕竟相较于那些全部由土著士兵组成的军队来说,澳大拉西亚人组成的常规军队,才是将来战争中的主力军。

    澳大拉西亚人口最短缺的时间已经度过,2000万的人口也随时能够武装出上百万的军队。

    更何况,澳大拉西亚的人口至少也会保持着每年百万的增长速度,这也代表着仅仅十万的常规军队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已经不够。

    一战的战场已经证明了这种世界大战参与者的数量绝对是成百上千万的,十万的军队能干什么?也就是一场巨大的战役两天的消耗而已。

    在肯特首相的扩军计划中,对于现有的4个常规师进行全面升级,扩建到12个步兵师,4个炮兵师,2个骑兵师和1个坦克师,共计19个师,超过25万人的作战军队。

    哪怕战场上的武器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步兵仍然是目前战争的主流,也是各大军种中最重要的军队之一。

    除了人数最多的步兵师之外,扩建的4个炮兵师也能让澳大拉西亚军队的火力变得更加强大。

    目前澳大拉西亚已经在研究履带式火炮,将坦克底盘技术运用在火炮上,提高火炮的运输能力。

    如果这一技术能够实现并且稳定运用的话,炮兵师对于战场的重要性和作用会大幅度提升。

    至于为什么有了坦克还要组建两个骑兵师,是因为目前的坦克一来性能并不稳定,趴窝率比较高。

    二来前的坦克也不能适应所有的战场环境,一些沙漠,丘陵和山地,甚至是道路坑洼不平的地区,骑兵师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至少在坦克的稳定性没有得到完全的保障之前,骑兵师的作用还是很有用的。

    至于最后一个完整建制的坦克师,就是对澳大拉西亚新研制的坦克技术的尊重了。

    虽然坦克的稳定性得不到完全的保障,但毕竟是已经经过战场考验的,能在战场中发挥巨大作用的新式武器,将其大量装备还是很有必要的。

    随着坦克技术的进步,各国也会越来越重视坦克的建造。澳大拉西亚提前大规模装备坦克,虽然看起来是一场豪赌,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