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核理论的进步

    第五百七十一章:核理论的进步 (第2/3页)

澳大拉西亚和其他海军强国的的实力。如果第五代军事飞机能够对目前最强大的战列舰产生威胁,这也代表着澳大拉西亚不再惧怕海军强国,甚至可以凭借少部分的海军实现以少胜多。

    获得了1000万澳元的军费之后,劳尔部长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就和皇家飞机制造厂厂长雷夫·约翰森签订了一笔关于飞机采购的订单。

    而飞机之后,这次的武器展示也终于结束了。包括飞机在内的众多军事成果,也证明了澳大拉西亚军事科技在这段时间来的努力。

    观看完所有新武器展示的阿瑟心情十分不错,对于目前澳大拉西亚的军事科技发展还是相当满意的。

    喷气式飞机的诞生也让阿瑟产生了更多的野心,就比如目前皇家科学院正在进行的诸多研究。

    虽然皇家科学院研究的项目高达数百种,基本涵盖了各行业大大小小的技术范围。

    但要说阿瑟最关心的技术研究,肯定还是后世被视作底牌的核武器了。

    当然,目前还是核理论的研究。不过因为有着大批量的铀矿被源源不断的运输到澳大拉西亚,再加上阿瑟时不时的提醒以及众多科学家的努力,目前的核武器基础理论已经被完善了许多。

    首先是发现了中子。

    作为研究原子理论的重要一环,中子的发现为原子弹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阿瑟将自己记忆中的一些知识提供给皇家科学院之后,皇家科学院的众多物理学家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919年卢瑟福发现了原子核,并且用α粒子轰击了氮原子,得到了另一种元素氧-17,由此也开始了向原子核开炮的时代。

    因为有着阿瑟提供的各种理论,皇家科学院的物理学家进行了一些研究,在用α粒子轰击硼和铍的时候,发现了一种不带电,并且穿透力很强的射线。

    物理学家们首先确定了这种新射线在磁场中不会偏转,也证实了它是不带电的中性粒子。然后测定这种粒子的速度不到光速的1/10,从而排除了它是某种?射线的可能性。

    接着众多物理学家又通过巧妙的散射碰撞实验,确定这种新粒子的质量与氢核差不多。

    这样一来,获得了足够的实验证据,从而圆满地解释了一条新的射线所引起的一些变动。

    中子的发现让澳大拉西亚的原子核科学前进了一大步。因为中子不带电,可以用它打进原子核并且不需要克服任何的电能势垒,甚至能够穿过和分裂重元素的原子核。

    这也为铀-235的分裂和制造原子弹开辟了一条途径,原子理论由此诞生,对于核武器的研究才能进行下去。

    也正因为如此,物理学家们正式确定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模型,验证了阿瑟之前所提出的理论。

    发现了中子之后,接下来的事情就变得好办了。

    虽然澳大拉西亚的核理论研究是秘密进行的,并未像原本历史上那样彻底公开。

    但好消息是,澳大拉西亚聚集了相当一部分优秀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