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七章:核武器的进展

    第七百四十七章:核武器的进展 (第2/3页)

乎全部都是铀238,这是一个和铀235极其相似的元素。

    两者的区别真的不大,同样拥有92个质子,唯一的区别就是铀238多了几个中子。

    但能否制成核武器的关键就在这几个中子身上。

    铀235之所以能够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是因为铀235吸收了低能中子后,还会在裂变过程中释放出2个中子,释放出的中子又被别的铀235吸收,促使发生新的裂变,释放新的中子。

    如此循环,形成完整的“链式反应”,每次裂变产生的能量不断积累,这也就是核武器有如此强大威力的原因。

    而铀238与铀235不同,铀238吸收了中子后会形成拥有147个中子的铀239,不会释放出任何物质或者是能量,就这样默默将中子吞了下去,与铀235呆在一起,中子一边出一边进,如此反而形成了一种平衡。

    如何分辨两种极其相似的元素,并且在大量的铀矿中提取少量的铀235,这是核武器研究项目小组首先要进行的任务。

    目前澳大拉西亚的核武器研究项目小组所采用的方法是气体分离法。

    简单来说,因为中子的不同,铀235和铀238的质量也是不相同的。

    将这两种质量不相同的物质转化为气体之后,不同质量的气体也会慢慢分离,重者下沉,轻者上浮。

    如此一来,就能够更加简单的区分出铀235和铀238,提取真正适合制作核武器的铀元素。

    但这也只是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所提出来的理论罢了,真正实践起来还是有很多的困难的。

    首先就是如何把铀矿气化。

    这可不是简单的加热就能够气化的。铀矿气化需要达到4131摄氏度的高温,如何达成如此高的温度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除此之外,还必须要找到能够承受如此高温的容器,才能够将铀矿气化后的气体保存,而不是让其四散逃逸。

    高温倒并不困,但耐高温材料让研究小组寻找了接近一年的时间。

    最终,还是新加入项目小组的奥本海默,经过和爱因斯坦的研究和讨论,提出了合成沸点更低的铀化合物的方案。

    这也算是变相的取巧了。既然无法找到能够承受4100摄氏度高温的材料,那么不如就将铀气化的温度降低,变相的来解决这个问题。

    最终,经过奥本海默和爱因斯坦所带领的核武器研究小组长达一年多的寻找,终于发现氟和铀合成的化合物六氟化铀不仅同位素少,且沸点低,在理论上是一种很好将两种铀进行分离的物质。

    但紧接着,困扰爱因斯坦和奥本海默的难题又来了。如何合成六氟化铀呢?

    要知道,想要合成纯净的六氟化铀十分困难,一不小心就会有生命危险。

    这种实验可不是平时的过家家,死神不会和这些科学家开玩笑,更不会因为项目的重大就不出意外。

    六氟化铀性质十分活跃,并且极易与空气中的氢气发生反应而爆炸。

    甚至如果碰上一点水蒸气的话,六氟化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