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殖民地全面本土化

    第七百七十章:殖民地全面本土化 (第2/3页)

内亚的水资源将来要调往澳大利亚地区,这也注定了新几内亚地区不能建设太多的工业。

    特别在重工业和重污染工业方面,新几内亚别说建设了,是想都不能想的。

    一定程度上,这也影响了新几内亚的工业建设和经济发展。为了补偿新几内亚地区,避免将来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地区产生矛盾,澳大拉西亚政府鼓励并且促进新几内亚地区种植相关的经济产物,大力发展农耕业。

    目前新几内亚除了橡胶产业方面,还大量种植并且出口薯蓣、芋头、西米、香蕉和甘薯,并且在山区一带还适当性的喂养牲畜。

    这些比较少见的粮食产量,极大的丰富了整个澳大拉西亚的粮食种类。

    这也算是政府对新几内亚地区的补偿,新几内亚在这些少见的粮食作物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小的领先。再加上数量并不少的橡胶种植区和矿产资源,新几内亚的经济也算可以,目前本土化也是相当成功的。

    除了这两个比较重点的本土化地区之外,苏门答腊岛和苏拉威西岛的本土化也是很成功的。

    苏门答腊的是除了新几内亚岛之外的最大的殖民地,发展潜力也是比较高的。

    但因为人口不足,再加上靠近马六甲海峡的原因,更多的是作为军事基地的战略防御作用。

    目前对于苏门答腊岛的开发,大多集中在原本就有的一些城市。

    这些城市周边的耕地已经经过良好的开垦,被苏门答腊岛政府分发给了前来苏门答腊的移民。

    值得一提的是,苏门答腊岛的亚洲移民,目前是除了夏威夷地区之外最多的地区。

    而且苏门答腊岛因为面积比较广袤,矿产资源也是相当丰富的。作为东南亚地区最优秀的橡胶种植产区之一,苏门答腊岛光凭借着岛上的橡胶种植产业,就已经注定了本土化不会失败。

    相较于以上几个大型岛屿,苏拉威西岛的优势就没有那么大了。作为诸多东南亚岛屿中山地比例比较大的岛屿,苏拉威西岛哪怕到了后世,经济规模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庞大。

    不过毕竟也是热带的岛屿,不管怎么样,种植粮食还是比较不错的。

    凭借着苏拉威西岛上不多的人口,通过实现自给自足的方式实现本土化还是很容易的。

    然而,本土化的动作也就停留在这些岛屿了。除了这些大面积的殖民地之外,其他小型岛屿的殖民地,本土化还是十分困难的。

    首先,那些小型殖民地的人口本来就不多,这才是阻碍他们实现本土化的最大因素。

    因为想要本土化,大量建设基础建设,包括教育和医疗等等,是非常重要的。

    但因为这些殖民地的人口只有几万人甚至几千人,他们所在的殖民地政府,明显没有太多的资金用来推进基础建设。

    王国政府的财政肯定要优先考虑重点地区的建设,一定程度上也是会忽视这些地区的发展的。

    也正因为如此,目前本土化成功的反而是大规模的殖民地,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