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三章:外交战争

    第七百八十三章:外交战争 (第1/3页)

    “诺曼先生你是说,印度人内部还会出现问题吗?”情报人员听到诺曼所说的话之后,略微有些惊讶的询问道。

    “呵呵,强大的大英帝国本土都会出现问题,更不要说本来就是一盘散沙的印度了。”因为完成了任务心情不错的原因,诺曼·麦凯伦微笑着向自己的手下解释道:“你以为我主动找上普拉巴蒂的目的是什么?

    只有甘地的手下率先挑起了武装派,那些隐藏在暗处的印度的各地势力才会忍不住露出马脚。

    拉杰普特人、印度人和锡克人,还有那些混乱的乱七八糟的种姓制度,哦,到时候可有的忙了。”

    话说到这,诺曼·麦凯伦忍不住露出了一脸微笑,略带得意的说:“试想一下,当印度各地都开始武装自己的军队,英国人又该如何收拾这个已经烂掉的烂摊子呢?

    当印度人所扶持的甘地已经无法阻止全印度的武装叛乱,说不定大英帝国皇冠上璀璨的明珠就该破碎了。”

    “您是说甘地是英国人扶持起来的?难道不是甘地的运动影响了英国人的统治吗?”手下有些不解,甘地看起来和英国人应该是敌对的,怎么诺曼又说是英国人扶持了甘地呢?

    “怎么不会呢?”诺曼·麦凯伦面带神秘的说道:“难道你不觉得,只有甘地这样提倡绝对的非暴力的人,才能最大限度的在印度各地叛乱的同时,挽救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吗?

    要是没了甘地的话,就没有人能够镇压得住印度各地的武装叛乱。

    哪怕英国人能够镇压这些叛乱,他们也要消耗极大的心神在印度的事务上。对我们来说,英国耗费在印度上的这些时间,就是我们解决南美的战争,同时寻求更多的,来对抗英国人的大好机会。”

    涉及到国家利益和政治,人与人,派系与派系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十分复杂。

    甘地的目的虽然看起来是反抗英国人的殖民统治,但他的手段相较于印度其他反对英国的势力来说,毫无疑问是偏向极端温和派的。

    如果非要在印度方面选择一个领导印度叛乱的领袖,英国人自然愿意选择甘地这样的极端温和派,而不是崇尚武力的造反派。

    虽然甘地同样会对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造成威胁,甚至有可能在民意方面直接摧毁英国的殖民统治。

    但至少,只要大英帝国强大一天,就不用担心印度的独立问题。如果让崇尚武力的势力来领导印度的革命,恐怕大英帝国除了投资大物理和大人力在印度的叛乱上,也就只能被迫让印度独立,失去皇冠上璀璨的明珠了。

    在诺曼·麦凯伦的期待之下,法国政府也很快有了动作。首先是答应给普拉巴蒂的贷款,法国人提供了整整5亿法郎。

    虽然5亿法郎看起来很多,但如果清楚此时世界货币的汇率,就明白这只是一笔相当正常的对外低息贷款。

    目前货币的汇率:1英镑=2澳元=14.57美元=327卢比=209法郎=178469马克(仅限部分地区,大部分地区无法估计)

    5亿法郎虽然看起来多,但经过换算之后不过也只有239.2万英镑,478.4万澳元左右。

    这还是法国人竭尽全力控制法郎的汇率,还勉强让法郎的价值回升了一些的结果。

    如果是在法郎价值的最低潮,1英镑甚至可以兑换超过300法郎,法郎货币的体系当时已经崩塌了大半。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在美国灭亡之后,世界通用货币只剩下英镑和澳元。

    包括法郎和新版美元在内的其他货币,都只能做到在部分地区流通。

    毕竟相较于英镑和澳元来说,其他货币的价值并没有那么稳定。如果用除了英镑和澳元之外的其他货币来进行国际贸易,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亏损,这是那些进行国际贸易的公司不愿意看到的。

    虽然贷款只有不到500万澳元,但购买一批法国生产的武器装备还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在这一点上,法国人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