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一章:最后的战列舰

    第八百一十一章:最后的战列舰 (第1/3页)

    1933年4月,逐渐进入工作状态的阿瑟,在看着办公桌上放着的几张图纸沉思。

    这几张图纸都是来自皇家造船厂的设计,也正是之前托马斯部长所提到的,新型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的设计。

    因为海军限制条约不再生效,理论上来说,各国建造的新型战列舰和航空母舰,在吨位上是没有任何限制的。

    这也导致阿瑟面前的这份战列舰的设计图纸上,战列舰的预计排水量将达到4.57万吨,预计满载排水量将超过5.2万吨,是真正意义上的超级战列舰。

    不过,阿瑟对于建造太多这样的超级战列舰没有任何兴趣。就连国防部所提出的海军建造计划中,这样的超级战列舰也只会建造两艘,并且在以后直接放弃对战列舰的设计。

    那么问题来了,明明都要放弃战列舰的设计了,为什么还搞出来这样一艘看起来非常强大的战列舰呢?

    除了增加海军明面上的实力之外,迷惑太平洋上的竞争对手岛国,也是相当重要的原因。

    根据各方面的情报,岛国已经在计划建造更多的军舰,其中建造的主力就是战列舰。

    作为岛国最大的竞争对手,澳大拉西亚在战列舰方面的成果,自然也会变成情报输送到岛国。

    岛国自然不会同意澳大拉西亚在海军方面的优势,毕竟岛国比澳大拉西亚更需要海上的安全。

    这也代表着他们肯定会跟进超级战列舰的研究,并且至少也建造两艘,甚至会建造更多的超级战列舰。

    用两艘超级战列舰来迷惑岛国,让岛国将大量的钱财投入到超级战列舰的研究,这对澳大拉西亚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岛国大名鼎鼎的大和号战列舰是怎么沉没的呢?是在美国海军的飞机接连不断的轰炸,以及潜艇的鱼雷命中以后,最终不得不沉没在海洋。

    这其实也代表了一个真理,航空母舰发展到一定程度,对这些超大的战列舰的打击是致命的。

    战列舰的攻击范围取决于战列舰所装备的火炮,但航空母舰的攻击范围取决于航空母舰上的飞机。

    火炮和飞机的攻击距离根本不在一个水平,这也注定了在科技相差不多的情况下,超级战列舰完全不是大型航空母舰的对手。

    除非超级战列舰能够靠近航空母舰,才能在和航空母舰的海军对战中取得胜利。

    但问题是,一艘航空母舰也会配备其他的小型舰队,帮助航空母舰进行侦查。

    而且,航空母舰上的侦察飞机也不是吃素的,不可能看不到十公里以内的敌对军舰。

    这也代表着,大部分情况下,这些体积非常庞大,非常显眼的超级战列舰,是根本不可能靠近航空母舰的。

    说回澳大拉西亚最后一级战列舰的设计,绝对是当今世界一流水平。

    根据图纸上面的数据,这艘战列舰全长252米,宽37米,标准吃水深度9.5米,满载吃水深度11米。

    在动力方面,这艘庞大的战列舰配备了12台狄塞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