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都要心里有数

    第103章 都要心里有数 (第2/3页)

种模型来替代纯粹的数理计算。对于乔泽来说,我觉得简单的一些突破都是浪费他的时间。”

    徐大江唉声叹气的说道。

    “得了,我明白了,你就是故意说给我们听,希望乔泽在做一个类似之前的项目,能快速见到效益的,让我们好受点,对吧?行了,老徐,早说了让你收起那点小心思。他要真的想继续做个大项目,估么着我们真想投入,还得有一堆限制条件呢。就这种数理研究的课题也挺好。”

    点了徐大江一句后,陈远志开口问道:“对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你们学院能给乔泽提供哪些帮助?数院有擅长这个方向的教授吗?”

    听了陈远志这话,郑路华笑了,说道:“你忘了,这可是老徐的专业,他当年就是做偏微分方程研究的。”

    “不不不,郑校长,别开玩笑,我不行,我真不行!”徐大江脑袋摇得如同拨浪鼓般。

    开什么玩笑?

    让他去指点乔泽?

    虽然徐大江还不知道乔泽在偏微分方程这个方向上知识积累如何,但能直接开口选择命题,说明多少是有些了解的。

    乔泽也说过,他对群表示论是靠自学的,结果随便看看视频上,都能找到人家燕北大学教授的一个小错漏。

    更别提他这些年也没花费多少心思在研究上。让他主动去找乔泽表示要提供帮助结果反被质疑?

    他真丢不起那人。

    “那你觉得谁有这个能力给乔泽帮助?”郑路华问道。

    “找几个博士生、研究生去帮乔泽查查论文,减轻他的工作量好了。真要说起来华夏关于纯数学研究这方面的大佬都在京城窝着呢。”徐大江很中肯的说道。

    “呵,你这是想着叫人去帮忙还是顺手塞几个人进去让人家帮你带学生呢?”

    陈远志瞪了徐大江一眼。

    徐大江摊手道:“那能咋办?搞什么金融数学、应用数学,还能找导师帮点忙,启发一下。但数学要搞纯理论,我说句实话,导师的用处还真不大。更别提这还是乔泽自己选的课题。非阿贝尔规范场在物理上被定义为一类特殊的荷以及这些荷所产生的场。最重要的是,这些荷跟场不能用实数表示,只能用矩阵。而且矩阵的乘法不能交换,这么说你们就知道这课题有多复杂了吧?”

    说着,说着徐大江突然一拍脑门道:“哎呦,突然想起来乔泽今天好像还说了句,他自学了所有能帮助他理解物理的数学方向对吧?要这么说的话,他选择这个课题,该不能是为了最终解决杨·米尔斯方程吧?他要证明质量间隙存在?”

    “千禧年克雷研究所悬赏的那七个数学问题之一?”陈远志问了句。

    虽然他不是做数学研究的,但这七个问题毕竟名声太大了,自然有所耳闻。

    “是啊!不过应该不会吧?现在对这个问题做纯数学研究的人可不多,大多数都是搞物理的通过计算机模拟跟实验去找结果,要从纯数学上去推导那可真就太难了。而且在数学上解决这个问题,最大的意义就是开发出新的路径积分,而现在没人知道这是什么,新的工具?新的技术?要是乔泽真能解决,那以后是能开山立派的。”

    徐大江摊了摊手,最后总结道:“不过乔泽要真要做这个命题,大概还真没人能指导他什么。不过还是那句话,可能性不大。”

    “你今天还把乔泽跟高斯类比呢。高斯在你们数学界也算是开山立派的祖师爷了吧?我记得他的学生里就有黎曼,后来的希尔伯特在黎曼的基础上又做出了些成就,说起来高斯算是哥廷根学派的创世人了。以后说不定乔泽也能搞出个西林学派来呢。”郑路华笑着说了句。

    徐大江眨了眨眼睛。

    这等好事想起来的确挺美的。

    “行了,越说越远了,西林学派都出来了。即便真搞出来那也是咱们都走了之后,下一辈的人才能归这个类。徐大江,你也不用在我面前演了,没必要。做纯数论研究也挺好,起码不用花太多钱。该有的态度还是得有。回头项目批下来,给乔泽申请一个超算的VIp通道,让他随时能用。暂时就这样吧。仔细想想人家燕北大学说的也没错,给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慢慢发展才是最好的。”

    说完,陈远志瞪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