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请你别耽误时间了

    第213章 请你别耽误时间了 (第1/3页)

    说实话,这一刻答辩会现场许多人都有些懵。

    不光是罗伯特·史蒂芬,其实他还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因为乔泽跟主持人的对话用的是汉语,他没带同声传译的耳机,所以没听懂。

    主持人此时也很懵。

    按照正常流程,乔泽应该先回答完问题。

    但很明显乔泽并没有回答一句话。

    甚至没有对这个问题有任何思考,就让他再换下个人了……

    这是什么状况?

    说实话,主持人此时心里有些着急,毕竟哪怕乔泽答不上来,随便应付几句也比这样好啊?

    这样直接跳过,的确有些不太礼貌了。

    更别提罗伯特·史蒂芬可不是无名之辈。

    但很快,主持人又感觉到了情况似乎不对。

    站在台上他能看到台下前排许多学者都扭过头冲着罗伯特·史蒂芬做着手势,似乎在提示让他先坐下来。

    还有近乎一半的到访学者看向这位大佬的目光似乎有些不太舒坦。

    一时间主持人愣住了,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好吧,罗伯特·史蒂芬其实也已经感觉到情况似乎不太对。

    然而他依然不太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直到他身边一位也等着提问的不列颠帝国理工大学教授坐不住了,这样僵持着不是浪费时间吗?

    于是这位教授干脆站了起来,代替乔泽说道:“天啊,罗伯特,你刚才没有戴上耳机仔细听清楚吗?关于这个问题刚刚乔泽起码用五分钟来进行阐述!这是为超越几何学第二定理部分边界条件下加入的一個修正项。

    所以[r(x)=\frac{\alpha}{x^2}]并不是跟第二定理有矛盾,而是为了未来进行物理学试验能更容易对结果进行验证而给出的修正公式。帮助实验室更好判别能级结构用的!坐下吧,别耽误时间了!”

    “修正项?”罗伯特·史蒂芬一张老脸瞬间涨得通红。

    神特么的修正项。

    这特么是一篇数学论文啊,谁特么会在数学论文里还给出超出框架之外的解释?乔泽到底想干嘛?

    罗伯特·史蒂芬也终于回忆起当他看到这部分的时候,敏锐的发现了跟前面的矛盾,所以直接摘下了耳机。以免耳机内的声音打扰他的思路。

    结果……

    等等,不对,为什么发给所有观礼学者的论文都是中文的?

    难道就是在这里等着他呢?

    如果这是篇英语论文,哪怕刚才没有听耳机里的同声讲解,他肯定也能发现这一点。

    现在的结果却是,他似乎问了个蠢问题,蠢到台上那个年轻的家伙甚至根本懒得回答他?

    最让罗伯特·史蒂芬无法忍受的还是,当他喃喃自语时,后方突然传来了一阵轻笑声。

    这是在嘲笑他吗?

    坐后面的有什么资格嘲笑他?

    好吧,只能说罗伯特·史蒂芬太过敏感,如果他听过华夏流传在互联网上的一句话,说不定此时心态能好上许多。

    只要你不觉得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可惜的是罗伯特·史蒂芬在这一刻真的感觉到了尴尬。

    好在此时台上的主持人终于也反应了过来。

    虽然那位不列颠帝国理工大学的教授说的是英语,但能在今天这种场合当主持人,对乔泽研究的方向可能没那么精通,论文可能也没听太明白,但英语肯定是没问题的。

    好家伙,难怪乔泽直接换下一个问题。

    原来不是回答不上来,而是刚刚讲ppt的时候就已经反复提醒过了。

    于是主持人很得体的说道:“史蒂芬教授请先坐下吧,关于论文讲解过的内容有任何没听懂的内容,可以等会答辩结束之后找机会跟我们的论文作者讨论。接下来就请帝国理工的戴维斯教授提问。”

    罗伯特·史蒂芬接过了及时反应过来的主持人递来的台阶,飞快的坐了回去。

    没办法,他只是个数学家,而不是蜘蛛侠或者蝙蝠侠。

    否则他一定会选择冲上前把那些无视他跟嘲笑他的人嘴巴撕烂。

    真的,罗伯特·史蒂芬从没像今天这样渴望过力量。

    就像一个天真到不谙世事的孩子。

    懊恼、不忿、羞愧、尴尬各种情绪交杂在一起,让他整个人精神都开始恍惚起来,虽然重新戴上了传译耳机,但注意力无法集中,根本没听清里面都在说些什么。

    直到最后主持人的话音再次响起:“再次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参加乔泽同学的博士毕业论文答辩,我宣布本次答辩结束。同时也恭喜乔泽同学顺利通过此次答辩。”

    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罗伯特·史蒂芬听清了这句话,这才发现刚刚答辩委员会离开后空出的位置再次坐满了人。所有人也都在此时站起来鼓掌。大概是在欢庆台上那个青年终于摆脱了学生身份,成为他们中间的一员。

    说实话,乔泽顺利博士毕业对现场所有人来说都不是个坏消息。

    也包括罗伯特·史蒂芬……

    答辩会终于结束了。

    他感觉此时的自己像个小丑,可惜的是,并不是电影中那个。

    那个乔泽肯定在心底疯狂的嘲笑他吧?

    罗伯特·史蒂芬的目光坚定起来。

    论文肯定是有问题的。

    但他需要时间,也许等到正式英文版论文的时候他一定能找到证明中的疏漏。

    没有人能在如此短时间的内解决杨-米尔斯质量问题!没有人!

    ……

    好吧,还好乔泽并不知道台下那位问了一个蠢问题的家伙竟然有如此丰富的内心戏。

    他当然也不可能在心里去嘲笑一个跟他没有太多关系的人,哪怕这人也是位知名学者。实际情况是当他说出“换下一个问题”的时候,就已经没关注这个家伙了。

    答辩会上混进来几个蠢人,太正常不过了。

    以乔泽的经验来看,一个班4、50人,百分之八十的人智商是不及格的。今天他的答辩,来观礼的学者有将近两百人,虽然经过筛选,但有那么十来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