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懂中文的学生都不够了

    第234章 懂中文的学生都不够了 (第2/3页)

    “是的,威腾教授,你也知道了?”

    “我很难不知道,毕竟他是在一个类似于,嗯,推特的软件上提出的这些构想,你肯定想不到,这个模型在我看到之前,已经在世界上转了整整一圈。

    如果你现在点开脸书跟推特,就能看到有很多同样的图片。显然乔教授是个任性的人,又或者他希望以这种方式告诉大家,他其实并不想当一个单纯的数学家?”

    很明显,爱德华·威腾开了个玩笑。

    不过这个玩笑恰好跟他的经历很相符。

    身为物理学家,却拿到了菲尔兹奖这件事,就很离谱。

    “其实如果乔教授发表在上效果其实差不多,但可能不会被转到脸书跟推特上。”听了爱德华·威腾的话,杨选清只觉得一头包。

    只觉得乔教授的确是有点任性了。

    有话不能好好说嘛,微博那种地方,做科普都费劲,哪承载得起这种文字?至于推特跟脸书……

    就更扯淡了,乔泽提出的东西简直跟主要人群格格不入,那上面还在宣传“现代地平说”呢。

    哪个正经教授会在微博上看论文、发论文?乔教授也算是开了先河了。这是要把自己类比民科?

    地方上的学校也是不靠谱。

    “哈哈,也许这是乔教授想要彰显个性呢。别忘了他的年纪,我在跟他一样年纪的时候,也很叛逆。好了,杨教授,不说这些了。还记得我昨天跟你聊的事吗?看来今天乔教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方向。

    所以我打这个电话其实是想邀请你跟我的团队合作,让我们一起根据乔教授的提示在实验室中找到引力子存在的证据。伱有兴趣吗?”

    闲聊之后,爱德华·威腾说出了正事。

    这句话可把杨选清激动坏了。

    不怎么样,爱德华·威腾可都是物理学界旗帜性的大佬之一,几十本专著加身,能跟爱德华·威腾合作,对他来说自然是利大于弊的。而且还是对方主动邀请。

    跟着他的学生们大概都会与有荣焉吧?

    “我当然没问题,不过威腾教授,必须得说的是,我跟乔教授的联系可能并不像你想象中那么频繁。事实上,我跟他之间并不算太熟悉。”杨选清说道。

    “没事的。杨教授,我邀请你合作并不是因为乔教授的原因。事实上,你跟你的团队能在如此短时间内就验证出杨-米尔斯场质量公式才是我所看中的。不得不说你们的效率很高,而且工作做的很扎实。

    接下来的工作会更复杂,虽然乔教授给出了验证公式,但如果想要证明,需要做的工作更多。我相信你对于数据的直觉能多大提高我们的效率。除此之外,我曾经去过两次华清大学,并对那里的印象很深刻。”

    这些杨选清自然是知道的。

    爱德华·威腾第一次到华清做客,还是2014年,那也是杨选清第一次目睹这位大佬的真容,当时爱德华·威腾是受邀参加华清举办的”希格斯粒子发现以后:基础物理学向何处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

    第二次则是两年后,在清华大学召开的2016国际弦理论大会,作为弦论的创始人,爱德华·威腾受邀去做主旨演讲。也正是那次,刚刚拿到教授资格的杨选清有了爱德华·威腾的联系方式。

    但让杨选清有些恍惚的还是爱德华·威腾最后一句话。

    “更重要的是,你还没意识到吗?杨教授,现在精通汉语已经是一个了不起的优势了。跟你合作,起码能让我放心,不会对乔教授的一些文字性描述产生误解。所以我应该感谢你才对。”

    真的,听到这句话,杨选清突然觉得国内应该立刻、马上给乔泽立个碑。

    瞧瞧,世界学术界的顶级大佬都明白懂中文有多重要了。当然这得益于任性的乔教授现在发布这些学术类型的东西,都不再使用英语。

    所以立个碑不为过吧?

    可惜了,乔泽不是华清的教授,不然他一定现在就写封信回去建议学校准备给乔泽弄个雕像,可以放到华清池那边……

    “如果是这样的话,威腾教授,我愿意代表我的团队愿意跟你一起合作。”

    “很好,三天后,lhc将正式开始在维护后进行今年的首次试机,所以我们要制定atlas跟cms的试验方案了,如果你有时间的话,可以来3号楼我的办公室这边,我们共同探讨一下如何能合理的运用乔教授给的公式,去寻找那个大家都翘首以盼的结果。”

    “没问题,我马上就到。”

    此时的杨选清还没意识到,像他这样,精通中文的华夏物理学家甚至他们从国内带来的学生们,都即将变得炙手可热。得靠抢了!

    ……

    弗拉诺·肖尔是被电话吵醒的,然后得知了已经在这座研究中心传遍的消息。

    这让他本就还不算清醒的大脑产生了片刻的恍惚。

    什么情况?

    昨晚莱尔教授带着他去来上一杯之前,还在庆祝未来他们有了更厉害的工具,一定要开拓一个新时代。

    然后一觉醒来,一个新的时代就已经来临了?

    愣过之后,弗拉诺·肖尔飞快的爬了起来,甚至顾不上洗漱,便打开了电脑,打开邮箱,开始研究乔泽公开发布的基本模型跟相关数学解释。

    然后又郁闷了。

    绝大多数的描述性文字都是中文,机器翻译出的英文描述,看起来着实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implicant?

    嗯……

    为什么基本粒子构成要称之为蕴涵项?

    蕴含项引力子很特殊,是因为任何运动模式之旋转、震动,必须跟蕴含着希格斯子的粒子发生超距关系,所以才会产生引力。又因为两者间总能产生关系,但力的传导依然受空间距离所限,所以呈现出引力无所不在,且越远越弱的趋势……

    后半段多少能看懂,但前半段是真看的云里雾里。

    所以蕴含项引力子是引力子的一种特殊态?

    或者希格斯粒子还有还有一种特殊的蕴含项态?

    弗拉诺·肖尔不知道的是,此时他的痛苦跟研究中心内许多物理学家一样。

    虽然现在的人工智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