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来,让我们一起揭开他们的面具

    第307章 来,让我们一起揭开他们的面具 (第1/3页)

    网络时代打嘴仗,不管从任何方面说都是个技术专业性很强的事情。

    这个时代的网民是真的见多识广。

    如何能给对方造成最大程度的伤害,还要不逾线,就很考验人抓重点跟痛处的能力。

    恰好这方面豆豆的粉丝们是真的在行。

    哪怕最初不擅长,跟豆豆斗智斗勇这么久,也能大概学习到这套技能。

    都一年时间了,豆豆的粉丝都已经被提纯过无数次了。

    智商跟认知跟不上节奏的,早就已经成为路人分道扬镳了。

    哪怕是豆豆的黑粉,认知可以偏激,但智商一定是在线的。

    所以痛处是什么?

    自然是诺贝尔奖的公信力了。

    更具体的则是以往老的国际科学类大奖评审规则是否公平,是否适应时代嘛!

    至于怎么破?

    那自然是挑错了!

    或者说翻旧账。

    要说一个运营了百年的科学类大奖,要说其中完全没有错漏、遗憾跟失误自然是不可能的。

    就好像瑞典科学院文章中说的那样,只要是人就肯定会犯错,人类最可贵的精神之一,就是能否坦然接受错误,并让纠错机制能够顺畅的运行。

    但网上吵架可不会管这么多。

    错了就是错了,既然你要坦然接受错误,那就得老老实实听着各种质疑。

    豆豆粉丝鸡贼的地方在于,跑别人的地盘上去贴豆豆一条条回应的时候,绝口不提今年克拉福德奖的问题。

    比如贴上德语的时候,粉丝们会大谈特谈著名的德国科学家阿诺·索末菲尔。

    这位大佬当年也是量子物理学的先驱之一,对原子结构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啥他的学生都能拿奖,他没法拿奖?是不是当年得罪瑞典人了?

    法语贴图下面则会大声高呼请还亨利·贝克勒尔一個奖项!

    诸如此类的还有尼古拉·特斯拉、丽泽·迈特纳……

    甚至爱因斯坦都差点没能拿到,还敢说没有猫腻。

    至于到了俄语区,那就有更多说头了。

    当年多厉害的老大哥啊,跟对面分庭抗礼那么多年,抛开文学、社科方面的奖项,自然科学领域才拿到20多个诺贝尔奖。这真能公平反应当时科学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我们都不信,你们信不?

    所以凭啥还要用老一套既然不公平又不能公开的评审方法?!

    显然,豆豆的思路很明确,激起的就是新生代对评审权威的反抗。

    豆豆的算法原理解析之后,用文字来描述就是,人在成为权威之前,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之一就是能成功的质疑权威。它所做的不过是给大家提供这样一次机会,以及成为这些新生代的后盾而已。

    是的,豆豆压根就没打算去改变那些学术界老人们的想法。

    只要让年轻人认为人工智能这套评选方法是好的就够了。

    学术界是讲传承的,越大牌的教授往往学生还越多。

    只要它播下了种子,且能扎下根并有了第一批年轻的拥趸,那些学术界的大佬们多少也得照顾下年轻人的想法。

    更别提这次豆豆的牺牲也是很大的,它都历史性的在微博上“哭诉”委屈了……

    要知道之前的豆豆可是从不服软的。

    不过服软的效果也是极好的。

    起码在极短时间内,全世界一边惊叹于人工智能竟然也能有委屈的情绪,一边都知道了华夏西林正式成立了一个乔泽自然科学奖,奖金略微超过诺贝尔奖,而且完全由人工智能来主导绝大部分的评选过程。

    顺带着还了解了一些事情的始末,让许多人对于诺贝尔奖的公信力产生了一丢丢的怀疑。

    一箭很多雕……

    至于这番操作产生了何种反弹,并不在豆豆的考虑之列。

    宣传乔泽自然科学奖跟全新评审规则这一目的达到了便够了。接下来它的工作是尽可能拉更多重量级候选人进入网站的评审系统。

    第一届的乔泽自然奖是最难的。

    那么多人盯着,必须有些够分量的人物加入,才能展现出奖项应有的格局。

    虽然说数学跟物理有乔泽镇场子,近些年大概没谁的贡献度能超越乔泽。

    但这个奖就是自家人办的,乔泽当然不会参加评选的。

    他的贡献分数挂在候选人网站上,目的很单纯,就是为奖项打广告。

    总会有人想看看他们跟乔泽贡献度的差距在哪。

    这一块豆豆很鸡贼的在贡献度评分算法中使用了阶梯式的对数算法。

    简单来说就是三千分是一个等级,五千分段是一个等级,万分段那就是传奇故事了。低分段很容易评出较高的分数,但贡献度每跨越一个台阶,那就是另一种难度。

    就好像按照理式震级的算法,七级地震跟八级地震只差了一级,但能量相差大约32倍。如果是七级地震跟九级地震对比,那释放的能量相差约1000倍。

    豆豆的算法也差不多,一旦贡献度评分超过一万分,想得一分的难度大概相当于三千分以下得一分的一千倍……

    这种贡献度算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极大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