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珍贵的谢谢

    第339章 珍贵的谢谢 (第2/3页)

现单位再牛我都不怕,甚至可能把你们跟那个他送去踩缝纫机哦,而你们只能无可奈何。

    好了,现在请排队进来吧。”

    听了这些话,罗久闻下意识的抿了抿嘴巴。

    这个坑爹玩意儿……

    是懂怎么撩拨人的。

    ……

    有序的排队,然后走进大楼。

    不得不说西林工大,或者说西林数研所给罗久闻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从分数线上说,西林工大的确已经是跟燕北、华清,这样的超级高校差不多的学校了。但大家都很清楚学校的硬件设施可不是一年、两年就能跟上的。

    更别提不管是燕北还是华清,有很多楼跟校内设备都是校友捐赠的。

    华夏的高校虽然并不像国外的学校那样,每年都能从校友那里获取巨额的捐款,还能通过高昂的学费创收,主要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拨款。但燕北、华清毕竟是上百年的底蕴。

    不过从这栋大楼看来,西林工大在硬件方面还真不比燕北差了。

    太强了!

    ……

    此时肯定不止是罗久闻此时有如此感慨,来参加考试起码百分之八十的博士们都开始对西林更为向往。

    可惜的是,六百个编制虽然看上去挺多的,但还要分给数学院一百个,剩下五百个摊到全国那么多的高校研究所来分其实并不剩多少了。

    具体数据自然只有负责这次招聘的豆豆知道。

    上万份简历,而且按照简历中的描述全部都是符合基本要求的。

    好在豆豆本身就能链接各大学术期刊的数据库,同时还能通过各种免费的学术信息网站整合信息。

    换句话说,所有投递简历的博士后、年轻讲师跟教授,豆豆都能在后台为这些人生成一份学术经历侧写。那些特别会修饰简历的家伙已经在第一轮便被淘汰掉了。

    最终能获得参加笔试机会的也不过2000多人。

    对于豆豆来说,纯粹是与人斗其乐无穷。

    至于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出一份考题,那属于基操了。

    事实上了到了研究生阶段,各自的研究方向已经开始有侧重,分卷考试才是最科学的。

    无非是这样太过麻烦,出卷阅卷成本太高。

    但有了人工智能就不一样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罗久闻唯一郁闷的是只看到了豆豆,却没能看到大名鼎鼎的乔教授或者许教授,可惜了啊。

    ……

    站在乔泽的角度,突然要这么多编制来充实西林数研所自然也有他的考虑。

    主要是人多的优势是真的体验到了。

    一方面乔泽早就跟徐大江探讨过如何将普林斯顿数学院的模式引入到西林工大,另一方面西林数研所成立这段时间,的确帮他省了不少事情。

    不说别的,就只拿教材这块来说,如果没有西林数研所,让他来编纂跟乔代数几何相关的教材,需要他对一些基础问题进行扩展性研究,还要找到能让学生们快速理解的切入点。

    这对于乔泽来说的确是件很困扰的事情。

    不止是耽误时间的问题,他还很难总结出难点。

    但有了去年考入数研所的那些教授辅助就不一样了,他们是真的很细致的把所有定理、公式都总结了出来,并将重点跟难点部分做了非常深入的解析。

    最重要的是,这些工作都是在豆豆的管理下,自行做的。乔泽基本上不用过问。

    豆豆的优势依然只在于资源的整合,做科研的辅助,完全不能替代正规的研究工作。

    所以乔泽在看到了学校提供的大楼之后,下意识的便开始按照他潜意识的想法开始扩充研究所。

    或者说研究所都已经不恰当了。

    等到这批人招录之后,大概就能升级为西林研究院了。

    就跟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差不多的模式。跟学校理学院互为补充。

    一方面能够吸纳理学院的优秀毕业生。

    就好像未来乔班跟泽班的优秀学生,只要能两年内顺利毕业,都能通过高等研究院开始硕士阶段的学习跟研究,另一方面研究员出产的课题跟项目也反哺西林工大的理学发展。

    现在看来招录环节还是很顺利的,不过这种顺利对于乔泽来说意味着麻烦。

    因为又有一件事摆在了他的面前。

    等到笔试面试之后,意味着十月之后最少有三、四百人要入驻西林数研所。

    高质量人才多了自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