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双奖临门

    第356章 双奖临门 (第3/3页)

 “李教授,你还是躺平算了。你不躺平我们都没法活了。”

    “这就诺奖了?建高,你要加油了啊,不然被学生越甩越远了,压力会把你压垮的。如果你抗压能力不行的话,我帮你分担啊!”

    “真是越想越气,当年我就应该直接把乔泽给敲晕了然后直接绑到江城来的。那个喻成功误我啊!建高,你说如果那天姓喻的没来,乔泽是不是就成我学生了?”

    最后一条是江城大学张春雷发的,还历史性的配了一个捶胸顿足的表情包。

    也就是这条发言让李建高感觉到了一丝丝愧意。

    说起来,当时他是真打算把乔泽介绍给张春雷的。

    毕竟江大的数学院的确比西林工大要强许多。而且张春雷毕竟戴着长江学者的帽子,能帮乔泽争取到更多的资源。现在回头看,李建高才发现,当时他还是太小看乔泽了。

    这小家伙根本不需要什么资源,甚至就连当时他认为是苏沐橙雪中送炭的两百万,现在看来也不是必须的。当时这笔钱主要用于租用服务器进行验证了。

    回想起来,其实都没必要这么麻烦,直接弄一个小服务器,证明了程序的优越性,然后走校企合作的路子,很容易就能弄来足够的算力资源,他那五万块都够用了。

    只能说有些人根本不需要平台,他碰巧就遇到了个这样的学生。

    总之,乔泽这个诺贝尔物理学奖再次刺激了一帮李建高朋友圈的那一帮数学家们。

    数学圈都是如此,网络上的吃瓜群众就更不用提了。

    虽然豆豆并没有发微博官宣这条消息,但架不住其他媒体都在疯狂的转发。就连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长在镜头前宣布今年物理学诺奖的视频都已经在华夏网络上到处都是。

    诸如什么史上最年轻的诺奖获得者,什么正儿八经的华夏诺奖第一人之类的小视频已经在各个小视频平台上泛滥。那些科普类的自媒体人也已经飞快的跟上,开始给公众科普这三位获奖的理由。

    加上正值国庆假期,可以想象视频的评论区有多热闹,基本上能用跟过节一样来形容。

    很快乔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直接冲到了热搜第一,华夏两位物理学家荣获今年诺奖紧随其后。

    次日,网络关于乔泽拿到了物理学诺奖的热度都还没来得及完全散去,又一个消息从瑞典跨越了大洋传到了国内,这次依然是央媒率先传回的视频。

    “为了感谢乔泽教授在计算材料模型方面颠覆性的贡献,特授予其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

    发言很简短,但很有力。

    完全符合话越少事越大的网络传播定律。

    毕竟这似乎是诺奖历史上,第一次有人在同一年度,直接拿下两个不同的诺贝尔奖项。

    这条视频简讯的评论区,也迅速开始爆炸,只是第一时间大家的发言都特别整齐,且一样很简短,大都是用两个字来描述此时的心情。

    “我艹!”或者“牛逼!”

    对于网友们而言,这种感慨的语言着实单一了些。

    肯定不是想不出更多骚话,主要还是这事的确太离谱了些。

    虽然大家总喜欢把互联网没有记忆挂在嘴边,但前提是当事人双方不能总霸占热搜啊。

    两个多月前,乔泽跟瑞典皇家科学院关于克拉福德奖的争执,双方基本上可以说撕破脸了。甚至豆豆帮乔泽公开宣布,不会承认任何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奖项,谁能想到两个月后,对面就直接连给乔泽颁了两个奖……

    跟个赌气的小孩子一样。

    不过话又说回来,华夏材料模型的横空出世的确是改变了世界,甚至可以说改变了诸多普通人的生活。拿个诺奖也无可厚非。

    万能的网络也如瑞典皇家科学院所愿,当乔泽再次因为材料模型登上热搜,宾夕法尼亚大道1600号那段晚宴上那段视频也再次被无数网友从网络的犄角里翻了出来。

    这次还被精简的剪辑了,重点放到了显示器弹出的那个对话框,以及屏幕黑了之后的背景音上。

    “免费试用时长已达最大值,如需继续使用请输入激活码。”

    “关上它,快,关上他。”

    “对不起……”

    这个魔幻的世界啊!

    83中文网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