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不同的烦恼

    第369章 不同的烦恼 (第1/3页)

    第二天,京城大礼堂颁奖现场。

    在主持人介绍完群智项目之后,乔泽作为团队代表走上台,从前天晚上见过的老人手中接过了奖项证书。

    不过这个团队明显很特殊。

    虽然乔泽代表团队领奖,但最后发表获奖感言却交给了陈艺文。

    只能说团队里各有擅长做的事情。

    跟沉默寡言和平时也不太喜欢表现的谭景荣比起来,陈艺文无疑更适合做这个,而且甘之若饴。

    这家伙曾不止一次的说过,当年选择理科就是因为文科高考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了。但昨天硬是用了一整天去背豆豆准备好的发言稿。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陈艺文在这种大场合,是真能豁得出去。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审委员会的专家们、各位同事以及在座的所有来宾们,大家好。首先,我谨代表乔教授代表我们群智团队,对科学进步奖评委会授予我们这份殊荣表示最深切的感谢……”

    陈艺文一本正经的在台上发表着感言,不过开头那两个代表还是让许多人下意识的发出轻笑声。

    不过还真没人一直笑的下去。

    更多的情绪大概还是酸……

    能到现场参加今天这场颁奖典礼的,大都是华夏学术圈的圈内人士。大家自然都很清楚华夏三大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既是华夏最高等级又是华夏影响力最大的科研奖项,而且一直都有着院士风向标之称。

    在基础研究领域想要成为院士,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基本上是必要条件。这一点在科学院院士的数学方向尤为明显。

    在应用领域,特别是国家战略需求的突破性进展,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基本是工程院院士的必要条件。

    台上代表群智发言的那個学生虽然本身能力不算强,但他口中那位乔教授今年同时拿到了科技进步一等奖,自然科学一等奖,跟技术发明一等奖……

    明年恰好就是院士增补年。

    也意味着华夏即将出现最年轻的院士。

    但说实话其实也没那么意外。

    毕竟乔泽不但拿下了华夏最重要的三个科学类奖项,更是今年诺贝尔物理跟化学奖双料获奖者。明年除了是院士增补年之外,还是世界数学家大会年,四年一度的世界数学家大会将会公布当年的菲尔兹奖获得者。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以乔泽这两年数学上的成就,再拿一个菲尔兹奖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嗯,这件事情大概率不可能有任何意外,毕竟是有前车之鉴的。

    上一次是克拉福德奖,想玩点骚操作,结果砸到脚了。付出的代价是,世界知名的诺奖迎来了最具实力的挑战者,不止如此,这个奖项今年还很可能被玩坏。

    自然科学领域内的物理学奖跟化学奖,总计三人都已经公开表态不会参加颁奖晚会。这对于一个百年奖项来说绝对是件颇为尴尬的事情。

    什么时候诺奖这么没有牌面过?

    上百年了,自然科学领域拒绝领取诺奖的科学家真就是屈指可数,而且大都集中在地球onlines2赛季那个特殊年代,科学家也不是不想去领奖,大都是因为当时的情况实在没法去领奖,只能放弃。

    所以哪怕为了保持奖项的公信力,也不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更别提菲尔兹奖跟诺奖不一样,评审委员会可不是某一个机构的学者构成的。

    换句话说,明年之后乔泽不但是最年轻的诺奖获得者,还是唯一同一年度拿到两项诺奖的科学家,还会成为最年轻的菲尔兹奖获得者,以及历史上唯二同时拿到诺奖跟菲尔兹奖的科学家。

    如果更仔细些,更是历史上第一位拿到过两项诺贝尔奖跟菲尔兹奖的获得者。

    跟这些荣誉比起来,华夏最年轻的院士这一称号,也不算那么过分了。

    羡慕跟嫉妒最终在台上那个年轻而激昂的声音中变成了惆怅的情绪。

    不得不说,陈艺文这家伙虽然学术水平几乎等于零,但卖相跟演讲水平还是有的,不怯场,还挺上镜。明明狗屁本事没有,却还能在镜头前表现出斗志昂扬其实也是一种大本事,还真是团队干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