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翁媳失踪

    第二百零七章 翁媳失踪 (第1/3页)

    第二百零七章

    赵福生就接话道:

    “这个中间人就是郭威?”

    曹大宗跪坐着点头:

    “他家几代清白,胆小懦弱,家里又穷,很是适合。”

    “期间孔老爷想派人直接传唤他,但请示过庞大人后,庞大人说不适合——”

    庞知县与赵福生相处了一段时间,对她为人性格也很清楚。

    之所以想要在黄岗、封门二村招揽人手,赵福生本来的目的是为了扶持两个村庄,是为了使这两个村的人更加好过。

    本来是好事一桩,但如果强行征召人,那本意就变了。

    因此庞知县思索了一番,盘算着这件事情是打破村子与镇上府衙僵持的契机,因此决意由县府衙门出钱,雇佣郭威。

    三百钱不算多,但对于穷苦人家来说也不算少了。

    “但刁民仍然不肯,后面孔老爷其实贴了他半吊钱,他最终才应允的。”曹大宗挪了挪脚,偷偷看了赵福生一眼。

    一吊钱约一千文,半吊钱就相当于五百文,加上县府衙门支出的三百文。

    为了雇佣这个郭威,相当于万安县一共支出了八百文钱。

    赵福生突然长叹了一口气。

    大汉朝的这些百姓愚昧且无知,贫穷又短视,对于未来茫然不知所措。

    朝纲的混乱、厉鬼横行、苛捐杂税使得他们防备心极重,要想改变现状是困难重重。

    她办鬼案时可以横冲直撞,有些事情胆敢先冲撞着莽干了再说,但面对这样的局面,却颇有种束手束脚之感。

    曹大宗被她这一声叹息吓住,还以为自己说错了话,嘴唇瞬间失去了血色。

    “大人,我……我是不是说错话了……”

    “不是。”赵福生摇了摇头,忍住心中的情绪:

    “你接着说。”

    “是。”

    曹大宗有些焦虑,但却不敢多问,只好又道:

    “给了钱后,他家说是用钱还了一部分外债,又买了些东西,之后差役也私下探访,说是郭威确实走访了一些村户——”

    从曹大宗的话听来,郭威确实算是老实。

    他拿了官府的‘赏钱’后,也一直在办事,但最终突然不干,想必是事出有因了。

    “有人上他家门威胁了?”

    “据探子回报,是有人去过他家。”曹大宗犹豫了一下,才又继续说道:

    “是个名叫李大龅子的村民。”

    赵福生点了点头,示意他又接着往下说。

    “这李大龅子比郭威年轻些,十分矮瘦,但唯独门牙很长,人家叫他李大龅子,据说此人与黄岗村的山窝中一个匪头早年曾称兄道弟过,有人说他也是土匪窝的探头先锋。”

    曹大宗说到这里,又去偷偷看赵福生,却没料到眼皮刚一抬,便正好与她目光对上。

    她年纪不大,但不知为何目光清幽,两人目光相碰,曹大宗顿时吓得一低头,心脏剧烈跳动。

    “那看来封门村的匪窝确实已经得到消息了。”

    赵福生笑了笑,说道。

    不过她并没有因此而恼怒。

    封门村这样大,官府的动作也不小,招揽青壮一事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山里的匪盗与村民有千丝万缕的瓜葛,得到消息也不奇怪。

    郭威与官府合作,又拿了钱还债、买粮,都不是小动作,引来匪盗上门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所以匪盗拿他家里人下手了?”赵福生问。

    曹大宗就谨慎道:

    “孔老爷也是这样说的。”

    这公差虽说年迈,但却不愧是公门中人,说话颇有些机锋。

    若是一般没什么心眼儿的少年人,说不准真被他这样一句话忽悠过去了。

    但赵福生心思深沉,听他这样一说,不由心中一动:

    “孔老爷也是这样说的?”她反问了一声,曹大宗心中一慌,随即在心中再三思悟,觉得自己没有说错话,便忐忑点头:

    “是、是的,孔老爷也说,兴许是匪盗要挟他,逼他跟官府断绝往来……”

    赵福生打断他的话:

    “我不听孔老爷说,我想听你说。”

    “我——我说?”曹大宗一脸不知所措,伸手反指自己,惶恐道:

    “大人想听我说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