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故事

    第55章 故事 (第1/3页)

    “好吧,我们既然扯开了话题,那我就给大家讲一部很应景的故事——《第三极》。这是一部像我们现在这样的户外人,都爱听的故事!”

    九公一脸神秘的说道。

    “生态观念:众生平等,爱护生灵……”

    一个人在藏区的路上,看到这样的场景:“马路上有很多黑色小虫子,这是一种飞蛾的幼虫。藏人小心翼翼地将这些虫子归拢,装进袋子里,然后拿到草原深处去放生,以免路上来往的车辆轧到它们。”

    “只要是生命,就应该被拯救。”藏族人说出这样的话语和理念,让这个人深感震撼。也许正因为此,刚被狼吃掉20多只羊的牧民,才可能在路遇小狼崽时,仍不计前嫌地用被咬死的羊的肉来喂小狼。

    十几年前,50多只藏猕猴闯进多杰布所在的村子,进来就吃庄稼,而且一来就不走了。村民们只好把家让给藏猕猴,自己另找地方盖房。

    82岁的老人,见到一头被狼咬伤腿的牛,决定救助它。听说青稞可以给伤口消炎,他提前将地里的青稞收割了,可是牛的伤口并不见好转。老人又亲自上山采药,终于把牛治好了。

    达娃收养受伤的黑颈鹤,次旺老人带着放生羊转经8年……在藏地,人们和动物、大自然有着奇妙和谐的关系。

    文化传承:高原之声,不灭的精魂……

    玉古是一名鹰笛传承人。鹰笛,是用鹰的翅骨做成的笛子,放牧人用它来驱散牧羊时的寂寞。得了眼疾的玉古,生怕父辈传下来的这门手艺失传,开始到草原上到处寻找合适的鹰翅骨,想再做一把鹰笛。

    玉古找啊找,几乎就在绝望之时幸遇一位牧人,给了他一根完整的鹰翅骨。意识到这可能是自己今生遇到的最后一根鹰翅骨,他颤抖着,虔诚地完成了鹰笛的制作。他的两个女儿,高兴地从父亲那里接过鹰笛……

    信仰:生命的意义,希望的寄托……

    雅鲁藏布江边的一座山上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