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我让你哭着喊着叫爸爸

    第109章我让你哭着喊着叫爸爸 (第1/3页)

    第109章

    毛瑟二十响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事实上,这款手枪自诞生之日起,就因为射击测试过程中,故障连连,接连出现了单发杆失灵、准星脱落、弹匣掉落等故障。

    特别是在射击1300发枪弹之后,连发射击机构和弹匣卡笋都遭到损坏,并且弹匣从套筒座上掉落;射击1700发之后,枪机打开过早,空仓挂机杆被推出,直接损坏了击针,更是十分的丢人现眼。

    然而,毛瑟公司的几名编外推销员,则彻底改变了市场的形势。从1930年代开始,老蒋的南京国府就跟德国开始了频繁的军事合作,签订了中德军事合作协议,德国贷款给中国购买武器,并且派遣了军事顾问团,帮助中国训练新式的“德械师”。

    当时德国顾问团里有两位重要顾问,一个是冯·法肯豪森,另一位叫汉斯·冯·赛克特,他们兜非常推崇德国武器,开始了不遗余力的推销,当时他们重点介绍的武器之中,就有二十响快慢机。

    然而现实非常魔幻,由于中国非常落后,部队中很少装备冲锋枪,在近战时,这种可以连发的毛瑟二十响,由于威力大,可以连射,反而深有中国军人的喜欢,至于准星脱落,反而可以更快更轻松出枪,有的士兵甚至故意把不脱落的准星挫掉,就是为了方便出枪。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只需要把毛瑟二十响翻转九十度,就可以完全解决子弹在抛壳过程中容易误伤自己的情况。这样以来,不但退壳的问题,就连后坐力太大都成了扇面扫射,而此时驳壳枪射程远、射速快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毛瑟公司总共大概生产了100万支驳壳枪,另外西班牙仿制了大约有五十万支,而中国就进口了约40万支左右。考虑到从非正常渠道流通进国内的,总数可能达到70万之多。中国内地的兵工厂也仿造了许多,汉阳、青岛、太原、沈阳、大沽、长沙等11家政府把控的兵工厂先后仿制驳壳枪成功。除此之外,还有军阀自办的小型兵工厂,甚至部分修械所,也都纷纷仿制。

    至于到底有多少家兵工厂和修械所在生产驳壳枪,又生产了多少驳壳枪,已经无法计数,有的还进行了改进,质量也不错,可以说驳壳枪的使用贯穿了整个中国现代战争史。

    程世杰从保险柜里开宝箱开出来的这支毛瑟二十响真正的学名是毛瑟M712型,也是所谓的毛瑟M1932型,枪长288毫米,口径7.63毫米,重1.24千克,20发弹匣供弹,子弹初速每秒425米,射击方式为单发和连发,射击速度每分钟900发,有效射程50-150米。

    也不就是说,一秒多钟可以打光二十发子弹,威力在当时是非常厉害的。

    这虽然是手枪,事实上却是战斗冲锋枪,与后世和平精英里面的蝎子手枪一样,都是属于战斗冲锋枪。

    这种手枪还有一个可以拆卸的木质枪托,可以在连发射击时,用来协助射击,只是非常可惜,这个保险柜里并没有枪托,这支盒子里,也只有一支手枪,两个弹容量二十发的弹夹。

    更让程世杰惊讶的是,这支手枪的保存相当完好,整个手枪涂满了枪油,因为枪油的保护,这毛瑟手枪并没有出现生锈的现象。

    程世杰也不敢射击实验,只要将手枪收了起来,甚至他手枪上的枪油都没有来得及清理,一把手枪放在原来的盒子里,加上两个空弹夹。

    弹夹的弹簧弹力实足,第二个盒子悄悄打开,不出意外,这里面还真是子弹,共计四小盒,全部没有拆封。程世杰听到后面响起了脚步声,急忙将手枪和子弹装进口袋里。

    好在程世杰现在穿的工作服,是当初在瀚钢集团担任技术员时发的工作服,口袋超级大,两升的大茶杯,可以放进口袋里。

    在程世杰刚刚把手枪放进口袋里,向慧就走了过来:“发现了什么?”

    “没……没什么!”

    向慧并没有走过来,而是叹了口气道:“你的运气也不行啊!”

    程世杰笑了笑:“谁家的保险柜里装着宝贝当废品卖!”

    就在这个时候,程世杰惊讶的道:“哎啊,还真有宝贝!”

    “什么宝贝?”

    向慧急忙凑了过来。

    程世杰从保险柜里“取出”董其昌的字画,递给向慧。

    向慧取出装着字画的布袋,非常随意的打开:“这画看上去没有多少年头,应该不值什么钱……”

    程世杰感觉有些牙疼。

    但是,他真不敢跟向慧过多的解释。

    程世杰将保险柜拆掉,不知不觉已经很晚了,他的小棉袄程家悦却没有睡觉,而是在旁边一直看着程世杰,还给程世杰拿着水杯。

    程世杰直到此时发现蒋文化不在,就问道:“文化舅呢?”

    蒋峰道:“你没留意,天黑就走了!”

    “走了?他出哪儿了?”

    “乔淑媛家的老大好像是着凉了,文化带着去医院了!”

    后来还是向慧告诉的程世杰,随着程世杰将乔淑媛介绍给了蒋文化,虽然没有直接表明是介绍蒋文化相亲,可是都是成年人,谁不知道谁啊?

    蒋文化确实是想找一个老婆,可是他的条件在那里放着,普通人家根本就瞧不上他这个残疾人,可是蒋文化却是人残志坚,他利用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利用废品收购站的垃圾和废旧电子元件,居然搞了一个外置骨胳。

    其实就是用不锈钢管焊接成了一个支撑柱,加上了活动的关节,可以通过他的手,进行遥控,这样以来,蒋文化虽然还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但是却可以解决了行走的问题,勉强可以像瘸子一样,一瘸一拐的走路。

    这段时间,程世杰没有过多的精力关注这边的事情,蒋文化与乔淑媛的关系进展却非常迅速,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实在是太辛苦了。

    在乔淑媛的前夫抛弃她和孩子之后,乔淑媛将孩子的姓给改成了自己姓,因为乔淑媛的脸,有多时候都让她不方便露面。

    就像她的女儿,比程家龙还大一岁,已经读七年级了,也就是相当于初一。但是自从出事以后,她就没有参加乔子诺的家长会,儿子乔子谦读小学二年级,也是一样一次家长会都没有参加。

    在认识蒋文化以后,乔淑媛的笑容明显多了一些,因为蒋文化虽然修家店,他嘴会说,也嘴甜,特别是周围小区的邻居,老太太,很快就喜欢上了蒋文化。在试着接触以后,无论是乔子诺还是乔子谦,对蒋文化都不反感。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也非常早熟,这几年乔淑媛过的是什么日子,两个孩子都知道,虽然乔淑媛的爸妈可以帮趁一些,可问题是,救急可以,救穷是没有办法的。一个在后勤上班的女职工,一个月工资四千左右。

    除了房租,孩子的营养费,补课费日子过得也紧巴巴的,别看蒋文化是残疾人,可事实上,他的收入可算不低,在这个废品收购站,程世杰的外公和蒋文化一样,都是每个月包吃包住三千五,可蒋峰的钱,几乎也给了蒋文化。

    这样以来,他每个月就有七千块的收入,蒋文化不抽烟,虽然偶然喝酒,可是喝酒的钱是程世杰出的,穿衣服的钱也是他出的,蒋文化每个月可以拿到七千块。蒋文化对乔子诺和乔子谦采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