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徐阁老欲联姻程世杰

    第112章徐阁老欲联姻程世杰 (第2/3页)

百姓和民众!”

    程世杰不解释还好,这样解释下来,几乎所有人都晕了。

    程世杰解释的民政署的职能是后世市政府的职能管理,但问题是,明朝的官府管理实在太粗疏了。

    程世杰根本就没有办法用,大明朝的政府架构组建简单,一个县只有县令、县丞、主薄、县尉几个人管理一个几十万人的大县城。

    而且朱元璋为了避免官员扰民,严令官员不能下乡,这样以来,就形成了县令出不了县城,国家政策最多可以执行到县一级,那么问题来了,谁在替朝廷管理县以下的乡、图、里?

    就是士绅。

    让老猫管理咸鱼,不被吃光才怪。

    就像后世,因为口罩原因,学生上网课,让学生拿着手机上网课,不说百分之一百,至少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成绩出现明显的下滑,都在玩手机。

    在后世,很多人总结明朝灭亡的原因,说是明朝灭亡是吏治腐败?论腐败,谁能比得过我大清?有的人说小冰河时期,其实,明朝北方根本就不是产粮重地,湖广熟,天下足。

    在大明朝粮食一直都可以满足大部分人食用,虽然受小冰河天气影响,可问题是,湖广和江南影响有限,问题是明朝的官府失去了执行能力而已。也有人说是农民反叛……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却是政治上的粗疏。

    到了明末,被大明朝廷养废的士绅阶层,发现朝廷执政能力在下降,开始作妖了,他们迎接满清铁骑入关,以为换个主子就会好过一些。事实上,等满清入关以后,他们才发现,朱明朝对他们太仁慈了。

    可惜的是,朱明灭亡了。

    清朝的税赋比明朝更重,只不过人被杀得差不多了,人均拥有的土地多了,勉强可以活下去,即使是所谓的康乾盛世,有记载的农民起义也有五百多起。我大清最擅长的就是自我粉饰,在盛世的背后,则是赤地千里,累累白骨。

    程世杰知道大明的病根,他现在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从根源上来解决这个问题。

    程世杰看到下面的众人反应,也知道他们没的听懂,那就换一个让他们可以听懂的方式,潜移默化,慢慢培养自己的官员队伍,像PLA学习。

    “本帅,本参政向大家说一下,咱们明年,也就是崇祯五年的计划,首先是屯垦方面,宁海军现编制的屯田百户所,共计五百五十九个,比昨天又增加了六个,将来到开春,至少会有六百个甚至七百个屯田百户,本参政给各屯田百户规划的垦荒用地是三万亩,当然,三万亩只是目标,能完成三分之一就不算了,也就意味着,明年在辽南我们至少可以屯田一百五十万亩以上,有望突破两百万,甚至是三百万亩!”

    程世杰笑了笑道:“虽然新垦的新田,由于土质较贫瘠,粮食产量不会高,但是,每亩地产出一石粮食,应该不难,本参政,已经准备了可以种植七十万亩的麦种,四十万亩的豆种,还有二十八万亩的玉米种,土豆和红薯也超过十万亩,你们大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张怀泽举起手道:“报告!”

    “讲!”

    张怀泽起身道:“这就意味着,咱们宁海军的粮食可以基本上自给自足……”

    坐在较后面的位置上,顾士章怯怯举起手:“报告!”

    “顾士章,伱来说!”

    “是!”

    顾士章起身道:“意味着明年要发大财了,顾某现在已经建了十九座磨坊,看样子,需要再招人,招扩建……”

    “没错!”

    程世杰接着道:“还有一个问题,土豆和红薯,这种新型农作物,不易储存,如果想要储存,只能先把土豆或红薯,直接加工成粉,就像面粉一样,如果是制成粉,放在干燥的环境中,储存两年都没有问题。”

    顾士章和众商人眼睛越来越亮。

    “报告!”

    顾士章起身道:“程帅,我们没有加工红薯粉和土豆粉的技术!”

    “你们没有,本参政有!”

    程世杰将早已印刷好的几张纸,装在牛皮信封里。他扬了扬道:“谁买……”

    顾士章第一个举手道:“顾某买,愿意出五万两银子……六万两银子!”

    财大气粗的顾士章,倒是让一众商人望而却步。

    没有办法,财大,可以做的事情就多。

    程世杰摇摇头道:“这个技术不值那么多钱,一千两银子,就一千两银子!”

    几十个信封,马上就被哄抢而空。

    程世杰接着道:“你们买到技术的商号,给本参政记住,谁要是敢偷税漏税,等着倾家荡产吧,本参政丑话先说到前头,偷税一两银子,课以十倍的处罚,超百一百两银子,课以一百倍的处罚,超过一万两银子的税,抄家,灭族。不要以为,自己的家族不在辽南,本参政就拿你们没有办法,你们可以试试,本帅的兵,能不能去你们当地抄家!”

    有几名跟张怀泽相熟的人,马上把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张怀泽摇摇头苦笑。

    在莱阳跺一脚,莱阳就会地震的莱阳张氏,面对宁海军的大军,根本毫无反抗能力。

    程世杰接着道:“给大家通报第二件事,本参政,计划明年开始,修建一条从旅顺到盖州的官道,这条官道采取硬面设计,全长五百里,可以单向并行两辆马车,也就是双向四车道。”

    众商贾内心狂喜,辽南现在可没有糯米,烧制石灰的窑场也很少,也就意味着,他们又有机会发财了。

    “第三件事,本参政,这段时间派出的三十九支矿山勘探队,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他们发现铁矿五处,过完年,冰雪融化,铁矿就会立即开采……”

    “好……”

    有了新的铁矿,也就意味着他们就可以像从前一样,使用上便宜的钢铁。

    “第四件事,咱们这里距离建奴不远,如果想要里通建奴做生意,你们必须向民政署报备。”

    程世杰道:“经过审批之后,才允许做生意,如果不报备就私自做生意,按通敌叛国罪处置,抄家……灭族。本参政不是嗜血好杀之人,不会诛尔等九族,也不会砍下你们的脑袋,但是你们要被劳动改造!”

    这场会议,从大年三十上午,一直开到崇祯五年的正月一,这些参加会议的成员,却没有人瞌睡,饿了就吃点东西,渴了喝点水,就连上厕所方便,都是一路小跑。

    因为这场会议上,讲的内容都关系着大家所有人的利益。

    程世杰从垦荒、粮食生产加工、工矿工厂的建设,税收、各镇需要承担的任务,以及应该获得的权力等等,涉及了交通出行,安全生产、吃喝拉撒等方方面面。

    程世杰规定,将来在每个镇,设立一座镇小学,专门免费培养镇里的孩子读书,学满四年,参加中考,考上了可以进入金州书院读书。

    “啪啪啪啪啪啪……”

    随着阵阵清脆的鞭炮声中,崇祯五年如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