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建奴主动千里送人头

    第114章建奴主动千里送人头 (第1/3页)

    第114章

    明朝初年,有老朱同志这么一个狠人在,官场也有腐败,剥皮充草依旧没有办法杜绝吏治腐败,整体来说,洪武朝还算不错。

    老朱同志是一个苦出身,知道普通百姓的苦难,所以在制定大明国策的时候,确实是体恤民情。就以为国阵亡的士兵来说,如果军官阵亡,其嫡长子可以继承职位,如果儿子年幼,可以发给全额工资一直到成年继承职位。如果没有嫡长子,则嫡长孙,次嫡长孙。

    如果是士兵阵亡,无人承袭职位,则给三年全额军饷,随后减半。如果有子弟承袭士兵位置,则只给丧葬费。

    如果病故,无人继承位置,则给父母、妻子终身半份军饷。如果士兵阵亡,给予妻子三年全额军饷,也就是三十六石大米,随后终身,月给三至六斗粮食。

    可以说,明初的明军士兵,是不用担心身后事的问题,他们如果阵亡,朝廷会照顾他们的家人。

    可问题是,再好经碰歪和尚,也会念歪了。

    大明军队战斗力直线下降,就是因为万历朝鲜战争。这场战争,虽然以大明胜利告终,可是这两场战役中,明军伤亡约三万人马(也有资料说是五万人马)并且损失大量的物资、钱粮。

    万历朝在朝鲜战争之后,财政已经出现了危机,为此聪明的大臣节省了抚恤阵亡士兵的标准,按照《经略复国要编》记载,明军入朝第一阶段,即日军败出平壤、开城、汉城三京为止),明军一共阵亡1241名官兵。

    从恤金发放量可见明细:

    阵亡将官九员,既都指挥使(正四品武官)二员,每员银十两。

    千总二员(正六品)每员银八两(内杨虎路远,加银二两)

    把总二员,(从六品)每员六两

    百总三员(正七品)每员五两

    军丁一千二百三十二名,每名银三两

    战死士兵的抚恤金是三两银子,最高级的指挥也只是十两银子,即使以当时的物价来看,这标准算高吗?

    其实真不高,只相当于士兵两至三个月的军饷而已,到了崇祯朝这个赏赐标准则更低,孙承宗挂帅,组织明军恢复四城,驱逐建奴,叙恢复四城功,孙承宗加太傅,荫一子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赉银五十两、大红蟒衣一袭。

    张凤翼时任兵部尚书,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加太子少保,荫一子锦衣卫指挥佥事世袭,赉银四十两、大红飞鱼一袭。

    许如兰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加升一级。赉银二十两、紵丝一表里。

    吴阿衡、张学周、董羽宸各加一级,京堂推用,赉银十五两。

    丘禾嘉、刘可训已经优升,仍各赉银二十两、紵丝二表里。

    张春加京卿衔,遇巡抚缺推用,赉银二十两。王楫加升二级,赉银五十两。周梦尹已升佥事,仍加一级,赉银十五两。

    屈宜扬候升时加一级,赉银十两。祖大寿加少傅,以提督体统行事,荫一子锦衣卫指挥同知世袭,赉银五十两、飞鱼一袭。

    在崇祯朝确实是财政困难,朝廷拿不出钱了,对于正一品的孙承宗赏银最高才五十两,实在是拿不出手了,在那个时候,随便一个官员,一顿饭,或者一场花酒,有可能就是数百两银子,甚至几千两银子。

    到了普通士兵这里,基本上能落一斗粮,算是顶头上司有良心了,没有办法,朝廷拿不出钱,可士兵也是人,他们也有家有口,如果战死了,失去的家中顶梁柱,一家老小有可能也会死。

    在这种情况下,明军逃亡,望风而逃,他们心中也有一大把的委屈。

    “求求尚将军!”

    “求求尚将军,开恩!”

    “求求尚将军!”

    望着满地跪着的手足兄弟,尚可义岂能不难受,可问题是,作为一名真正的军人,哪怕名义上他们东江军受程世杰指挥,可接受指挥,与投靠程世杰是两回事。

    尚可义愿意跟着黄龙,那是因为他服黄龙的人品,并不是黄龙给他多大的官当,给他多少利益。

    军人大都是直性子,如果对脾气,命都可以给你,如果不对脾气,千金也难以收买。

    现在的尚可义非常为难,眼看着尚可义无动于衷,杜辉起身道:“尚将军,得罪了!”

    尚可义没有挥刀斩向杜辉,而是放下了手中的陌刀。

    ……

    另外一边,毛承禄麾下大营也同样发动了东江军士兵哗变,事实上,别看毛承禄是毛文龙的养子,他的威望还真不高,哗变的东江军士兵趁着夜色,将毛承禄从床上揪出来,用牛皮绳一捆,绑成粽子。

    当毛承禄被捆成粽子的时候,他这才知道自己的部曲,想要直接投靠程世杰。

    毛承禄气得破口大骂:“贼恁娘的,老子也想投程大帅!”

    在东江军别说士兵没有军饷,就连毛承禄这样的高级将领其实也没有军饷,没有军饷就没有军饷吧,反正旅顺有钱也没有地方花,关键是,他还吃不饱。

    作为东江军的副总兵,他一年之中要时常饿肚子,这谁他娘的能够受得了。

    “对不住了,毛大将军,兄弟借你的头用一用!”

    毛文龙曾经的家丁兵统领,现皮岛参将,女真族胡二奇,挥刀斩毛承禄。

    在胡二奇本姓纳喇氏,属于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辉发王姓,他本辉发部最后一任首领拜音达里的四儿子,他身为女真人,却对建奴有着毁家灭族之仇。

    早在天启元年,毛文龙率领一百九十七名勇士,奇袭东江堡,正式打响攻击建奴第一枪,胡二奇,既扈尔奇就率领辉发部两千余人投靠毛文龙,东江军可以在建奴后方屡次奇袭建奴,皆全身而退,就是因为他的功劳。

    毛承禄的脑袋掉在了地上,直到死,毛承禄的眼睛都瞪得大大的,也就是所谓的死不瞑目。

    项作临部哗变。

    樊化龙部变化。

    张大禄动作快,他率领哗变。

    李惟鸾部哗变,

    何永盛、杜进财部哗变。

    ……

    在东江军八大将军两万六千余士兵集体哗变的时候,程世杰的宁海军总兵府前线指挥部,已经前移到了复州城。

    复州城坐落在今辽南瓦房店市西北复州镇,由于复州卫城是一座以青石垒成的城池,建建奴虽然两次破坏,却没有毁掉复州卫城,虽然城墙被扒掉一部分,可是依旧有一丈六七尺的高度,城墙地基完好。

    修建起来,倒也非常方便。

    仅仅半个月,复州卫城已经修到了三丈高,大量城内的房屋,也修茸一新。

    就在这个时候,程世杰接到了孙元化的信,信上洋洋洒洒写了七八百字,前面全部都是没有营养的屁话,最后两句才是重点。

    孙元化准备来巡视辽南。

    程世杰望着孙元化的信,望着身边的宋献策,以及经陈国栋举荐的林续宗,林续宗原本是莱阳张氏的西席先生,在陈国栋带领宁海军士兵包围莱阳张氏老宅的时候,主动投靠了新东家。

    程世杰经过调查,知道了林续宗其实是一个擅长阿谀奉承的人,也擅长察言观色,人品不堪,但是程世杰没有选择,只能先用着,以后再说。

    “宋先生,你看看这个!”

    宋献策接过信,认真的阅读起来。

    等宋献策看完信,又交给了林续宗。

    现在程世杰身边用了林续宗、马士林以宋献策等人,宋献策倒是没有表现出来不满,也没有与林续宗、马士林等人发动明争暗斗。

    这让程世杰有些奇怪。

    “宋先生,以为如何?”

    宋献策苦笑:“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本帅想来也是!”

    程世杰淡淡的道:“伯起(林续宗的字!”

    “学生在!”

    “麻烦伱,替本帅给孙抚台大人写封回信!”

    “不知大帅的意思……”

    “就说辽南有建奴的游骑出没,本帅没有能力保证孙抚台大人的安全,等本帅将辽南建奴肃清,才邀请他前来辽南!”

    宋献策笑道:“主公,这个理由是不是……”

    “理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必须认!”

    程世杰将孙元化的信,扔在面前的火盆中,随着火焰点燃,这封信变得了灰烬。

    程世杰望着宋献策道:“今年的天气也实在反常,已经进入二月,按照天气也该转暖了,怎么还越来越冷!”

    宋献策:“倒春寒而已,影响不了春耕!”

    “不,跟着本帅来到复州海州的百姓越来越多,本帅担心他们,还有咱们宁海军的兄弟们,一定尽力保证有充足的粮草和衣物供应。”

    宋献策笑道:“此事应该不难,就算大雪封山,咱们这半月在复州、海州以及诸镇,储备了,四万五千余石粮食,倒春寒一般也就几天了不起十几天时间,影响有限!”

    “有备无患,多准备点物资是好事,就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