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宁海军第二轮暴兵

    第116章宁海军第二轮暴兵 (第2/3页)

    众臣有点嫉妒程世杰的好运气,可他们也知道运气,也是一种实力。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天佑大明!”

    崇祯皇帝脸一直红到脖子去,大手一挥,发出一声大吼道:“杀得好,杀得好!总算是替朕出了一口恶气了,哈哈哈……”

    崇祯说到激动处,这位自登基之后脸上就再也没有过真正的笑容的少年天子跳了起来,放声大笑,那神色竟有几分癫狂了。

    “恭喜徐阁老!”

    在朝臣们的眼中,程世杰是孙元化的人,而孙元化是徐光启的学生,那么程世杰也是徐光启的人。

    现在的内阁首辅郑以伟也松了口气,宁海军斩首四千,加上汉军斩首万级,这是真实的,没有掺水的捷报,也是自萨尔浒之战以来,大明取得的最大胜利。

    郑以伟也感到一丝轻松,这次建奴真的是被打得伤筋动骨了,总该消停几年了吧?他这个首辅也可以轻松一点了。

    不过,这一念头一掠而过,危机感像六月的乌云一样罩了过来。他可没有忘记,程世杰是徐光启的人,有了这个大功,徐光启有资格问鼎首辅宝座了!

    郑以伟感觉到了极大的危机。

    破口之战一直是崇祯皇帝的一块心病,他做梦都盼着关外明军能够打个大胜仗,洗雪这一奇耻大辱。

    大凌河之战,就是这种背景下,匆忙发起的。

    崇祯想到的是,当年东突厥的颉利可汗,率领二十万铁骑,兵临长安城下,李世民不得不捏着鼻子跟颉利可汗签订城下之盟,然而三年之后,李靖三千唐骑,夜袭阴山,把颉利可汗抓到长安,给李世民跳舞去了。

    可惜,大明不是大唐,大明也没有李靖,更没有以一敌十的唐军精锐。

    崇祯皇帝没有盼到大凌河之战给他以雪前耻,反而在他的脸上,再次抽了一个耳光,前前后后,大明在大凌河之战中,损失超过六万步骑,靡费数百万两银子。

    似乎老天也觉得把他折腾得太惨了,该给点补偿了,竟然让宁海军军在海州,在这个不可思议地方,取得了一场巨大的胜利!

    每当一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心里乐开了花,笑容是再也遮掩不住了。

    文武百官齐刷刷的跪下,声音洪亮,跟打了鸡血似的:“为圣上贺,为大明贺!吾皇万岁!”

    然而,兴奋过后的崇祯皇帝,此时的些发愁。

    宁海军立功将士该如何赏?

    按照大明的军规赏赐,每名普通的建奴首级是五十两银子,这就是二十万两千八百两,一名牛录额真的首级一百两,白甲兵则为一千两,普通士兵可以直接升为正五品千户。

    在宁海军的捷报中,他们共计表明,缴获白甲兵铁甲六十七具,这就意味着,这是六万七千两银子,牛录额真二十多人,这又是两千多两银子。

    总体算下来,光宁海军首级的赏银就要付出三十万两以上。

    另外就是程世杰怎么赏?

    他现在已经是左都督、征虏大将军,宁海军总兵,节制东江军,作为武将,其实已经到顶了。

    哪怕是祖大寿也就是这样的级别。

    ……

    不光是崇祯皇帝在头疼,其实程世杰也在头疼。

    宁海军获得如此大的战功,建奴的首级,已经找到了四千六百七十九颗,汉军五千七百零四,累计一万零三百八十三颗首级。

    可问题是,这能算作宁海军将士的战功吗?

    如果算,对于之前立功的将士来说不公平,如果不算,恐怕这些宁海军将士不愿意……

    “大家都说说,怎么办?”

    周延栋举手道:“报告!”

    “老周,你说!”

    “不能算!”

    周延栋沉吟道:“但是,应该给兄弟们一点奖励。”

    “什么奖励!”

    “赏点银子,或者给地!”

    沈明遇道:“我们宁海军的军职田,虽然我们将官都有军职田,可是普通士兵却没有,不如大帅仁慈,给他们……”

    程世杰点点头道:“可以,反正咱们现在地盘大了,土地多得是,这样吧,军务局发一个全军公告,告诉所有将士们,此战我们宁海军大胜,全军士兵分五十亩军职田,这个军职田,他们只有使用权,没有继承权,也没有买卖权,也要交税,每亩五斗升税。一旦退伍,这个军职田也要收回。”

    “五升,是不是太少了!”

    “不少了,五十亩地,那可是要交两石五斗呢!”

    “同意!”

    “同意!”

    “如此甚好!”

    程世杰接着道:“那本帅再赏全军将士五两银子,还有一件事,需要大家要向将士们解释清楚。咱们宁海军将士,虽然说每个月有军饷,可是本帅从来没有跟大家发过,这个军饷,恐怕在兄弟们心中,就成了一个笑话。可问题是,发军饷,也非常麻烦,所以本帅就想了想一个办法!”

    说着,程世杰摆摆手,两名宁海军侍从抱着一个大箱子进来。程世杰打开箱了,从上面取出一个小册子,这个册子制作非常精美,与后世银行的存折不同的是,这个存折,外皮是一个硬木片,用帛裱糊上的。正面印刷着四个烫金字:“辽南银行!”

    掀开第一页,上面用印刷字体,印刷着持存折的人名,上面写着:“沈明遇!”

    程世杰将这个存款折递给了沈明遇:“这是你的存款折,你的军饷,都在里面,随时可以在金州城辽南银行支取!”

    “我的!”

    沈明遇拿着银折,这个存折共计二十页,每一页的纸,与普通的宣纸,明显不同,更为厚实,手感也不一样。

    这可是程世杰从后世带来的技术,这是用树皮纤维制成的棉纸,其色白,柔软而有韧性,纤维细长如棉,故称棉纸。

    在宁海军抵达辽南之后,就开始动手实验,经过两个多月这才成功制造出来,作为单独的存折专用纸,用凹凸版可以印刷。

    沈明遇拿起一个粘在第二页面的字条,疑惑的问道:“这是什么?”

    程世杰解释道:“这是密码,你只有拿着存折去银行才取钱,光有存折也没有用,必须有对应的密码,这个密码有有效期,在今天开始,十五天之内,可以凭借这个密码取钱或存钱,如果超过十五天,会下发新的密码,这个密码就自动作废!”

    沈明遇拿着存折,仿佛明白过来:“咱们宁海军的军饷不经过各级将领的手了?”

    “你还想从中捞点?”

    张裕马上道:“大帅,此法甚妙!”

    “如何妙?”

    “妙就是妙!”

    “你个棒槌,拍马屁都不会!”

    程世杰接着将众将领的存折一一下发。

    虽然程世杰一直说着要等黄龙来到辽南以后,再处理东江军将士的问题,可问题是,尽管如此,可东江军士兵也拿到了属于自己的存折。

    海州卫城西北望台镇堡,东江军临时军营。

    数百名士兵围着大营里的公告栏,由于大部分士兵不识字,他们只能听公告,而不是看公告。

    “孙秀才,你来说说,上面写的是啥!”

    孙秀才并不是真正的秀才,他其实是一个商贾的赘婿,因为识些字,能写能算能画,就被称为秀才。

    秀才是绰号,就像后世的很多专家一样,专家只是他们的绰号,而不代表他们的真实水平。

    孙秀才道:“这是总兵府发出的命令,大帅说要给咱们所有兄弟发田地,每个人五十亩军职田!”

    “我们也有……”

    “对,都有,普通士兵五十亩,队长六十亩,哨长八十亩,百总一百亩,把总两百亩,千总三百亩,都指挥使是五百亩。”

    “好啊,太好了,俺们也有地了!”

    “俺们现在有地,是不是可以把老娘接过来了?”

    “不光是老娘,媳妇也可以接过来!”

    “你们难道不想媳妇吗??”

    “不想!”

    这些东江军士兵来到辽南差不多快三个月了,几乎异口同声说不想媳妇,事实上,很多东江军的士兵都是有媳妇的,这和宁海军不一样。

    因为在东江军内部,士兵是他们收入最高的,哪怕他们没有军饷,可是,他们可以打仗,缴获的物资和财物可以分到一点。

    就算是真想媳妇,也不能说是想媳妇,而是说想孩子。这个习惯在后世其实也一样,因为中国人的习性。无论多想多爱,都不会轻意说出来。

    这一点与老外是截然相反,他们说爱,就像放屁一样简单,结果,无数女人中招。

    “陈二牛!”

    “到!”

    “这是你的存折!”

    “啥是存折!”

    “就是可以用来领银子!”

    东江军的军官解释起来也是相当简单粗暴。

    抱着一叠存折的百总道:“程大帅说了,以后咱们的军饷不直接发,而是让大家伙拿着这个东西去银行领!”

    “这么麻烦!”

    “这是担心你带着银子,死了便宜建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